一个身材魁梧、目光灿灿如岩下电的猛男,带着五十多个骑兵冲破五万金兵的重重围堵拦截,夜闯敌营。趁敌人不备之际,他活捉了抗金义军叛徒张安国,夹在胳膊下就跑,一路上“束马衔枚”,并连夜狂奔千里,直到将其押解到临安正法。
公元1162年,北宋已经被金朝灭亡三十多年,金国开始对我国北方进行统治,面对金人的血腥镇压,百姓民不聊生,他们组成了一个个起义军,对金朝不断抗击,然而就在关键时刻,起义军却出了大事,原来一个叫做赵国安的叛徒,为了得到金朝的荣华富贵,竟然杀了起义军领袖耿京,直接叛逃,当时一个23岁的年轻人知道后怒发冲冠,直接带领50个战士,一路杀到5万敌人的金军大营之中,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在赵国安还不知道咋回事的时候,把这个叛徒直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辛弃疾。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的这首《怀古》气势磅礴,表达了他欲像当年刘裕那般北伐出征的雄心壮志。他的作品,想必黄口小儿也能娓娓道来几首。辛弃疾在南宋可以说是文人里仗打的最好的、军营中最有才华的,可惜一生怀才不遇,到老也没能见到王师定中原。
1162年,冬夜,月光如雪一般照亮着整个大地。在皎洁的月光下只见一个和尚正在策马狂奔,手里紧紧抱着一个包裹,边跑边不时向后望去。当看到不远处有个腰佩长剑、跨骑骏马的少年正在用冰冷的目光盯着他时,不禁面露急色,手中的马鞭又一次狠狠地挥了下去。
以前听说过一句话说北宋缺名将南宋缺名相,北宋出了很多文臣,比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寇准,欧阳修,苏轼,文彦博,韩琪,富弼等等很多但名将相对来说少点,南宋相比之下良相很少奸臣当道,使得很多名将不能发挥才能,相比岳飞来说他至少在短暂的生涯中证明了自己两宋军事第一人,那么辛弃疾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