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民,女,1975年3月生,娄底冷水江市渣渡镇渣渡村村民。作为一名患有罕见病孩子的母亲,陈建民用九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背上的母爱,撑起孩子未来,2023年他儿子吴成潇以603分的好成绩考入湖南师范大学。
16年前,儿子在踢球时受伤,患上了强制性脊柱炎,在莱西经济开发区,有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 ,她用博大的母爱和刚强毅力照顾身患强制性脊柱炎的儿子16年。16年间,她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始终坚持“一定要为儿子治病”的信念。因为事迹感人,她曾被评为“感动莱西”人物和青岛“千名孝星”。
年过八旬的郑仁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悉心照顾大儿子生活起居。这一带,就是61年。1960年,她的大儿子邓世才7个月时因病致上肢萎缩,加上严重“伴舌头”未及时治疗,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终身未能学会一句词。
四肢动弹不得,生活全靠他人,济南48岁的邢继宽瘫痪在床已13年。13年来,邢继宽的母亲刘阿姨尝尽人间苦难,日夜悉心照料,给了邢继宽又一次生命。200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彻底改变了邢继宽一家人的命运。受伤严重的邢继宽被诊断为高位截瘫,“脖子以下连知觉都没有!
中新网赣州5月21日电(熊锦阳 李家光 杜雪婷)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欣山镇古田村,有这么一位母亲,年已花甲的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瘫痪儿子撑起一片天。17年来,她用无微不至的关爱照顾着儿子瘫痪的身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母亲”的大爱。这位母亲叫钟兰英,1962年出生。
“讲述身边好人好事,聆听平民英雄的凡人善举。”昨日上午,由成都市文明办主办、成都市国税局承办的“成都市民道德讲堂总堂”活动在成都图书馆开讲。本次讲述的是成都市青白江区国税局的税务人员、“中国好人”陈梅的故事。陈梅是一位普通的税务干部,她还是一名脑瘫患儿的母亲。
母亲,让我怎么感谢您!——集宁区六旬母亲照顾高位截瘫之子和遗孤之孙17年 曾经幸福人家 一夜霹雳遭难5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周翠梅家中,儿子王冬躺在屋里土炕上,看起来气色不错。房内陈设简单,因为房顶低矮,屋内略显阴暗。高瘦的周翠梅蓄着短发,肤色黝黑,眼神中透露出刚毅。
一岁八个月时,就被医生诊断为一辈子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路的恩仔(化名),在母亲阿芳的努力和坚持下,经过4年的康复,从不能独站、不敢放手、不敢迈步……到能站立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放手从一边护栏走到另一边护栏,独自迈出几步、到处磕磕碰碰,到现在能跟着阿芳从大夫山绕山路徒步行走5个
回家的路是向上45°的斜坡,谭业华弓着腰拄着拐棍,艰难上坡。给儿子导尿、擦身、翻身,这是谭业华每天都要做的。每天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儿子,谭业华坚持了12年。一日三餐,谭业华时刻惦记着儿子的吃饭问题。无论病痛、贫苦还是孤独,母亲一直都陪在身边,不离不弃。
华龙网9月7日11时讯 (通讯员 邹永)家住璧山区三合镇双河村1组的刘祖文,1953年10月生,现年63岁。家中三口人,儿子常年瘫痪在床,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中瘫痪的儿子常年需要人照顾。刘祖文的家坐落在双河村1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