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中关村在线在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以下这些问题:1.同时打开多个软件并在它们之间切换时,电脑会有或长或短的卡顿感;2.在进行图片、视频处理时,尤其是添加一些滤镜之后需要渲染时,系统或软件偶尔会处于假死状态;3.
如果你是一个重度上网用户, 一般没事就把 Chrome 的 Tab 开到满, 然后还开着基于 Chromium 的各种即时消息, 比如 Slack/Mattermost, 或者 Atom/VS Code 的这种基于 Web 技术的 IDE, 那么恭喜你, 你可能日常体验会有很明显的提升.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感受到不同内存容量在游戏和生产力的差异,下面带来实测,这里我们就拿一款笔记本电脑做测试,CPU为i7-10875H,显卡为RTX2060,内存分别为单根8G DDR4 3200频率、双8G DDR4 3200频率以及双16G DDR4 3200频率。
毕竟内存这玩意,不是说你的内存容量越大,电脑速度就会越快,如果16GB没用完的情况下,哪怕你上32GB甚至是64GB、128GB内存,也不会感觉快,多出来的内存容量会处于空闲状态,所以内存容量只要满足用户自身需求即可。
相信很多资深数码爱好者朋友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主板上同时插两根8GB的内存组成双通道,要比单插一根16GB内存(单通道)速度更快,这个说法在圈内已经流传很长时间了。那么现在到了DDR5时代,这种说法是否依然准确、有效呢?本文将实测验证。
自己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是ThinkPad T42,距今已经有近20年时间,清晰的记得,这台移动PC经典的机型内存容量只有512MB,随后,笔记本电脑的内存容量慢慢升级, 2GB、4GB,直到今天,你买到的笔记本电脑原生可以给到16GB甚至是32GB。
如果你今年组装的是台式机,那么内存条、SSD都有好价,用4条8GB或2条16GB内存实现32GB容量是很划算的,毕竟未来内存涨跌未知,而台式机一旦平台确定,内存条的D4/D5配置也就基本框死了,就算日后升级,也多半是加倍插满或换量扩容,况且显卡才是重点,刨除一些用户的任性折腾,普通用户趁有内存好价,一步到位插满32GB甚至更高为佳。
主要硬件配置如下:处理器为英特尔Core i9-13900K,主板是华硕ROG Strix Z790-E Gaming,显卡是GeForce RTX 4090 24GB,硬盘是两块三星970 EVO M.2 2280 1TB,操作系统是Windows 11。
如果是台式机平台,其实最近1、2年装新机的用户不少都直接选择32GB甚至更大容量内存,反倒是移动笔记本平台因为消费惯性无论入门级抑或中高端型号,普遍都停留标配16GB内存的阶段,这边也不是说“16GB完全不够用”,而是要结合具体使用者的场景要求,毕竟今年连手机都开始进入16GB内存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