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在安徽博物院正式与观众见面。本次特展汇集了全国9家文博单位共132件(组)唐代文物精品,其中一级文物57件。有“夺得千峰翠色来”之誉的秘色瓷,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展出70余件套龙主题珍贵文物;扇面绘画精品展,展出70余件明清扇面绘画精品;明清徽派版画精品展,展出明清时期徽派版画代表作…… 2月6日,记者从安徽博物院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了解到,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时,安徽博物院准备了丰富多彩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近日,“融汇四方 光耀江淮——群舒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临展厅正式开展。据悉,展期将持续至8月18日。安徽江淮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方文化交流、传播和碰撞的重要区域。
游客在安徽省博物院参观2。人民网 胡雨松摄游客在安徽省博物院参观。人民网 胡雨松摄小朋友在现场提写春联。安徽省博物院供图启动仪式现场。安徽省博物院供图人民网合肥1月27日电(胡雨松 实习生 谢孟萱)新春将至,甲辰龙年年味渐浓。
注意啦!安徽博物院蜀山馆、庐阳馆全面取消线上实名制预约,解锁“说走就走”的参观模式,免预约,免取票,观众可直接到馆,经安检后有序入馆参观。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参观秩序,馆内观众流量达到瞬时承载量峰值时,将暂缓放行,敬请理解和配合相关工作。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合肥1月3日电(记者高飞跃)记者1月3日从安徽博物院获悉,2024年,安徽博物院全年累计开放319 天,接待观众221.63 万人次。提供讲解服务9024批次,同比增长45.15%。文创收入达1501万元,同比增长125%。
记者从安徽博物院获悉,清明节假期(4月4日-4月6日)安徽博物院正常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7:00,16:30起停止入场。因集中开展展厅文物保护修复和设备检修,安徽博物院新馆将于4月7日-4月10日临时闭馆。在此期间,安徽博物院老馆正常开放,观众朋友可前往参观。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博物院了解到,7月16日(下周二)起,安徽博物院蜀山馆、庐阳馆全面取消线上实名制预约,解锁“说走就走”的参观模式,免预约,免取票,观众可直接到馆,经安检后有序入馆参观。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参观秩序,馆内观众流量达到瞬时承载量峰值时,将暂缓放行。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月3日,记者从安徽博物院获悉,2024年,安徽博物院全年累计开放319 天,接待观众220万余人次,提供讲解服务9024批次,同比增长45.15%,文创收入达1501万元,同比增长125%。
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17日电(通讯员 丁薇)4月13日至14日,安徽博物院深挖文物蕴含的当代价值和丰富内涵,将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国潮元素重新包装,举办了第二届花朝节——“千年花韵岁月传馨”传统文化与非遗展演春日专场活动,两万余名观众相聚安博,赏春景、逛春集、猜花谜、踏春行,共赴一场
【来源:新安晚报】本报讯 1月3日记者获悉,安徽博物院计划于2025年带来系列文化盛宴,包括圆明园兽首、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品文物及美轮美奂的金银器等在内的众多珍贵文化瑰宝,将陆续在馆内亮相。自春节起,安徽博物院将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及重磅展览。
大皖新闻讯圆明园兽首、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品文物、美轮美奂的金银器……2025年,一大批珍贵的文化瑰宝将陆续在安徽博物院亮相。大皖新闻记者1月3日从安徽博物院了解到,从春节开始,安徽博物院将会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多场重磅展览,在新的一年带给观众全新的文化体验。
“开舱后立即进行熏蒸气体尾气检测,检测合格后按程序开始移交熏蒸文物,大家动作要轻,过程要细,重要步骤要全程摄录……”4月11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博物院(新馆)在经历4天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后重新开放。在新馆的徽州古建筑区,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围着一顶黄色“大帐篷”紧张地忙碌着。
第七篇本报“何以安徽”系列融媒体报道推出后,有网友留言感慨“江淮大地,是一部历史巨著”“安徽的历史底蕴,南北文化的交融,一直看不够学不够”,并建议“统筹保护、传承、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还有网友感慨“感觉没看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