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脾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内廉痛,小便不利,阴茎痛,足痿不能行,疝气,小便遗,胆虚,食后吐水,梦遗失精,霍乱,手足逆冷,失欠,颊车蹉开,张口不合,男子阴茎痛,元脏发动,脐下痛不可忍,小儿客忤,妇人临经行房,羸瘦,癥瘕,漏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调控三阴交穴可以兼顾三阴经的气血运行,调理脾胃、补益肝肾、濡养经脉,从而发挥缓急止痛的功效,为不可多得的“模范穴”。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活血调经的功效,是治疗脾胃病、妇产科疾病、生殖泌尿疾患、下肢病变和阴虚诸证的常用穴位,也是重要的益气活血保健穴。
假期一到,熬个小夜、喝点小酒、美食满桌……肝就容易不舒服。给大家介绍三个保肝穴,不用刻意揉,经常碰一碰都有效!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具有较强的疏肝理气的作用,又被称为“消气穴”。爱生闷气的人可以按摩太冲穴以理气解郁。
日常保健,按摩穴位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日常可用来防病养生的穴位。疏肝健脾:章门穴章门穴位于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即为该穴。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气的疏泄情况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健脾首先要疏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