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说,“但让我心生疑惑的是:楹联下方的名牌上楹联内容却写作‘钟号景云鸣彩凤 楼雄川口锁金鳌。同一幅楹联,用两个不同的‘采字。是否有误?”黄先生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和‘彩凤鸣岐’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和国宝,我认为‘采’可能用错了。而作为西安地标建筑的钟楼楹联出现错别字,应尽快更正。”
作者:王新民西安钟楼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昔日楼上悬挂一口大钟,每日击钟报时,故名钟楼。钟楼为砖木结构,通高36米,面积137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明代建筑。1949年后曾多次维修和保护,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渭南青年网(特约撰稿/刘孟德)据媒体报道,5月31日上午11时左右,西安钟楼附近聚集大量出租车,一度导致钟楼至北大街方向交通拥堵受阻,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据知情者透露此次事件疑似部分出租车司机抵制滴滴、优步等网络约车,对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致。
【缘起】古代中国的城池,都建有钟楼和鼓楼。钟鼓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属于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钟鼓楼初起于汉,中兴于唐末,鼎盛于明。钟楼上挂钟,鼓楼上置鼓,每天黎明时分,敲响大钟,打开城门;日落击鼓,城门关闭。“晨钟暮鼓”是古代百姓起居的重要信号。
西安钟楼、鼓楼,合称为钟鼓楼,均为中国古代的报时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有着600多年历史。古时钟楼悬挂一口大钟,用来报警报时,故名“钟楼”。鼓楼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分击鼓向全城人民报时,所以叫“鼓楼”。晨钟暮鼓,击钟报晨,击鼓报暮。
西安钟楼(5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离开成都,从东站坐高铁来到西安,住在西安的钟鼓楼附近。钟鼓楼是西安老城的中心,地铁口就在酒店楼下,去何处很方便,进出酒店都能看到钟鼓楼。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17年(公元1384年),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全面实施,陕西法院积极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