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60年九月辛亥,乾隆皇帝在勤政殿正式宣布将传位于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而自己当太上皇,自此大清进入嘉庆时代。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初四,乾隆驾崩。举国哀悼的气氛仿佛也预示了和珅权倾天下的落幕...
出生在乾隆十五年(1750)的和珅,无疑是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最备受瞩目的宠臣之一。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当乾隆皇帝的仪仗队侍从起,到嘉庆四年(1799)太上皇乾隆驾崩后,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权臣和珅的一生可谓是十分波澜壮阔。
和珅,大名鼎鼎的清朝第一大贪官,他的贪污资产相当于清朝20年的财政收入,就算放眼当时的全球,和珅也是当时世界首富级别。嘉庆对和珅的不满已经积攒了十几年,他看着这个蛀虫吃掉国家的财富,早就对和珅恨之入骨,当查出和珅的巨额资产时,嘉庆也震惊不已。
1乾隆禅位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这是历史。嘉庆七年,嘉庆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皇考高宗纯皇帝临御六十年,于一切纶音宣布,无非断自宸衷,从不令臣下阻挠国是。即朕亲政以来,办理庶务,悉尊皇考遗训,虽虚怀延纳,博采群言,而至用人行政,令出惟行,大权从无旁落。”
嘉庆元年,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嘉庆皇帝城府很深,他知道只要太上皇乾隆还活着,就动不了和珅,而且和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乾隆的旨意,弄不好反而于己不利,所以他韬光养晦,事事顺从太上皇,不发表自己的见解,政事不做任何更张,实际上就是
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这样的官吏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往往都没什么好下场,而他们的名字也会很快被世人遗忘。可凡事都有例外,就有这么一个大贪官形象深入人心,提起他的名字不但有点亲切,还透着三分“可爱”。
那是嘉庆元年正月初四,皇极殿里热闹非凡,耄耋之年的乾隆皇帝心安理得地坐在御座上,接受数千名老人的敬酒,这些来自各地的老人最小的都已年过古稀,他们响应朝廷的征召,参加这次千叟宴,桌上的满汉全席热气腾腾,奢华无比,差不多也可以预示着道光吃青菜豆腐给衣服打补丁的日子了。
不仅如此,还查封了他的很多当铺、店铺、农田等总资产约32000万两白银,也就是说,和珅的总资产约为112000万两白银,而乾隆统治时期朝廷每年的税收只有7000万两白银,所以我们看和珅,隐藏的财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15年的收入。
文/唐俑康熙画像素材源自《南亭笔记》01康熙南巡时,銮驾所经之处,督抚亲自派人清除道路,将道路中间辟为御道,禁人在御道行走。某典史到御道巡视,那时康熙的銮驾还没到那旮旯,一个戴着孔雀翎的太监,却骑着高头大马,不可一世地直驰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