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治疗领域,5年生存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常被用来衡量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然而,很多癌症患者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个概念,误以为活过5年就是治愈,从而放松了对后续治疗的关注。实际上,5年生存率并不仅仅是时间上的一个节点,其背后蕴含了更加复杂的意义。
【粉丝来信】43岁的李强(化名)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更深的困境。李强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突如其来的病痛让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却又无能为力。李强的眼神变得空洞,整日只是呆呆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仿佛被这个世界遗忘。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赫院士在介绍我国肿瘤确诊情况时,曾表明目前我国的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都迅速提升,当下恶性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已经提升到了40.5%,距离十年前的30.9%来说,足足高了十个百分点。
癌症里最常听到一句话叫做:“五年生存率”,医生和患者都希望能够熬过五年,这就意味着抗癌达到了成功。癌症是世界性难题,至今无法攻克,也无法达到完全的治愈,所以提出了“五年生存率”。一、什么是五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这个概念只在癌症中出现,因为癌症在治疗中不好说什么时候才是彻底治愈了,所以以5年时间作为治疗效果的衡量标准。
肿瘤防治宣传周,大咖专家来答疑。有阿姨爷叔问啊:在肿瘤科,医生经常挂在嘴上的“5年生存率”是一个什么概念?对于这个问题,小坊请到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部的郑莹教授来解答。郑莹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部主任:癌症患者最关心的是,得了这个病之后可以活多久。
“您好,大夫!我患癌症都已经超过5年了,一直在吃药也没见复发,做了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每天吃得好睡得好,我是不是彻底没事了?”有一部分癌症患者在复查的时候的确会有这样的疑惑,认为自己身体好起来了,不用再继续接受治疗了,药也不想再吃了。作为一名医生,我很理解癌症患者的感受。
“医生,我癌症治疗到现在已经有5年了,听说熬过5年就治愈了。那我不用来检查了吧!”肿瘤科老李的诊室里,沈大姐开心地向医生咨询着。“沈大姐,首先恭喜你过了5年界限啊,实现了临床治愈,但是呢,检查还是要的。”老李笑容满面地和沈大妈解释。沈大妈不明白,不是说治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