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转自小荷健康App真实医生笔记【基本信息】男【疾病类型】前列腺癌【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治疗周期】长期治疗【治疗效果】病情稳定一、初识患者第一次在门诊发现这位患者的时候,其实他已
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50岁及以上男性每两年筛查一次PSA,加强早筛,一旦发现异常早诊早治,早期前列腺癌的根治率高,患者预后良好,可以获得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产生的背景上世纪40年代,科学家查尔斯·哈金斯发现,手术移除睾丸可以显著改善前列腺癌的症状,并且可以诱导前列腺癌消退。这一伟大的发现奠定了前列腺癌内分泌疗法的基础。查尔斯·哈金斯也因此获得了196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李大爷确诊前列腺癌已经有4年多了,4年前因为体检发现前列腺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最高达16ng/ml,直肠指检触及前列腺质硬结节,前列腺MRI检查示前列腺外周带异常信号,于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显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4+5=9分,进一步的检查还发现了腰椎转移,因此李大爷前列腺癌确诊是就已经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一、病历摘要患者,男,80岁。2013年7月18日因“排尿困难2月余”就诊某三甲医院,查PSA 14ng/mL,盆腔MRI示前列腺9点及4点方向结节影,侵犯双叶,考虑前列腺癌。建议活检,患者担心不良反应,拒绝穿刺。此后定期复查PSA逐渐升高至23ng/mL。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岗泌尿外科二病房主任王春阳教授团队为多名局部前列腺癌晚期患者制定了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单孔机器人的治疗方案,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一名患者术后1月复查TPSA仅为0.02ng/mL,FPSA/TPSA为0.5,而且能自主控制排尿,不需要使用尿不湿。
李涛主任介绍道,以前仅有约20%左右的前列腺癌患者初次诊断时是早期,剩下的80%左右都是晚期,现在随着PSA检测的普及以及大家对前列腺癌的认知不断增加,在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诊断已经占到了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