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弟,这个年轻人确实不错。十几年来,她孝敬公婆、勤俭持家、教育子女,在村里当网格员,还要照顾娘家,一年到头没闲着,真是不简单啊。”8月12日傍晚,蕲春县狮子镇枫树榜村一群村民在法治广场上闲聊时,说起本村的孝顺媳妇郝迎弟,大家无不为她点赞。
来源:【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昨日,荆门城区丰收新村居民点的一个小院里,50岁的孙姣萍将一位老人抱上轮椅,和他一起晒太阳,陪他聊天,为他剪指甲、刮胡子。昨日,荆门城区丰收新村居民点的一个小院里,50岁的孙姣萍将一位老人抱上轮椅,和他一起晒太阳,陪他聊天,为他剪指甲、刮胡子。
【来源:文明海南】一言一行诠释着善心,一点一滴汇聚着感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和传播正能量,今年,海南省委文明办持续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发布力度,广泛动员,层层推,层层选,开展好“海南好人”的选树工作。
来源:【通辽日报-中国通辽网】五月,1977年5月出生,是国家税务总局扎鲁特旗税务局的一名干部。2000年,23岁的五月经人介绍,与那顺巴雅尔喜结良缘。婚后,他们夫妻俩一直与公婆住在一起,育有一儿一女。五月的爱人当时还是一名司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常年外出,无法顾及家里的事情。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但我始终相信,只要真心守护‘善’与‘孝’,这个家就会有爱、有希望。”在长春市九台区东湖街道放牛沟村,张凤芹是村民们公认的好儿媳。多年来,她深怀爱老之心,力行孝敬之举,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来源:【开封日报-开封网】全媒体记者刘延超“父母辛苦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大家都会变老,孝顺不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我们这样做是为后辈作榜样,这样儿女们才能孝敬我们。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王健 郴州报道“她在家里对婆婆、公公体贴入微,这种好儿媳打着灯笼也难找!”6月19日,在资兴市兴宁镇坪石村,左邻右舍一说起黄江英就赞不绝口。52岁的黄江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好儿媳”,她20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婆婆和患病公公,用实际行动弘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刘婷婷无微不至照顾爷爷。摄影∣通讯员黄湘国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黎明通讯员黄湘国)“自生病以来,孙儿媳不嫌弃我这个老人,每一天喂药、端水端饭,要不是她精心照顾,我的身体恢复没有那么快,这样孝顺的孙儿媳妇,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来源:【开封日报-开封网】全媒体记者刘延超葛秋红勤劳俭朴、善良贤惠,是女儿的好母亲,邻里敬爱敬重的好大姐,远近皆知的好妻子,老人满意的好媳妇。葛秋红家住杞县泥沟乡将军庙村,把“孝”字深深刻在心底,用行动抒写着“孝”的朴实无华。葛秋红和婆婆在一起生活了20多年。
【来源:太原日报】李燕卿悉心照料婆婆本报讯(记者 李涛 文/摄)“妈,饭好了,我扶您起来。”12月18日清早,69岁的儿媳李燕卿摆好饭,轻声叫醒91岁的婆婆贾玉梅。公公去世后,儿媳第一时间将婆婆接到自己家,同吃同住,尽心伺候。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18日电(黄金袁) “作为儿女,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孝顺不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言行上。”朴实无华的话语,诠释着米东区地磅街道东山社区好媳妇门桂芝的殷殷孝心。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郑天虎今年43岁的周聪霞,是稷山县稷峰镇南阳村人,居住在县城时代广场小区,目前担任桐上村卫生所负责人。在村民的眼里,她是个孝顺的媳妇;在孩子们眼里,她是个善良的母亲;在亲朋好友的眼里,她是个能干的人。
每当天气晴朗,气温适宜,港西镇富民村的油车河路上,总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姨用轮椅推着一位高龄老人。推轮椅的阿姨是家住港西镇富民村14队的龚美芳,今年78岁,是一位出了名的孝顺儿媳,5年前老伴不幸离世,如今她一个人挑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龚美芳的婆婆名叫祝小品,今年已有98岁高龄。
婆婆卧病三年来,儿媳妇尽心尽力、全心全意的伺候和照顾,良好的婆媳关系,是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婆婆髋骨骨折后,在家卧床静养了3年时间,儿媳妇尽心尽力陪护和照顾了婆婆3年的时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承担起了自己责任和义务。
遇到这四种儿媳,是婆家的福气,一定要好好珍惜在一个家庭里,儿媳的角色十分关键,她常常是让家庭温馨和睦的重要人物。每个儿媳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有这么四种儿媳,她们身上的优点特别突出,是婆家的宝贵财富,值得全家人好好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