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的意思是:母亲在时,儿女不要庆祝的生日,父亲在时,儿子不要留胡须。因此,“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可不是什么迷信的,是为了让我们牢记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是我们的老祖宗对我们年青人提出的忠告,我们每个人都不应忘记。
本期要带给大家的俗语是“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这句话听着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儿子不能留胡须,其实这句话也只是一个形式,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就是年龄再大,也是需要关怀的。
我国的“孝”文化,贯穿我国上下5000余年的历史。故前有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有谨言“百善孝为先”。历史上,著名的孝道典故“为亲负米”、“芦衣顺母”、“刻木事亲”、“卧冰求鲤”等,更是被世人传为佳话,而我们今天要谈的一些民间俗语就跟“孝”有关。
饿死不打亲戚工,穷死不耕丈人田,朋友之妻不可欺,莫跟嫂子开玩笑,不信但看戏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男人再穷别犯罪,女人再穷别陪睡,灯红酒绿迷人眼,粗茶淡饭见人心,药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不怕不挣钱,就怕穿不全,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女人重前夫,男人重后妻,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出门要问路,入乡要问俗,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虎生犹可近,人毒不堪亲,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是饭都充饥,是衣都挡寒,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看井,宁娶从良女,不要出墙妻,祸从口中出,病由心里生,人不在美貌,美在心意好,五月不起房,六月不迁居,七月不出门,八月不归家,女大要避父,男大要避母,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渴了不圆房,大汗不冲凉,久往令人厌,频来亲也疏,宁可男大七,不要女大一,戌时不贪食,子时莫恋色,打得一拳去,免得百拳来,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睡觉莫睡巷,最毒穿堂风,左眼睛流泪,伤心到极致,睡前泡泡脚,长生又不老,饭前不训子,睡前不骂妻,清晨不借钱,初一不探病,吃鱼不说翻,吃饭不敲碗,酒是穿肠药,色是刮骨刀。
1.不怕家中穷,就怕出懒虫。2.人在难处莫加言,马在难处莫加鞭。3.莫笑他人穿破衣,十年河东转河西。4.莫欺少年穷,不负糟糠恩。5.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6.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7.儿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儿孙胜于我,留钱做什么。8.屋内不放枯萎植物。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