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5周年。75年前的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75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如今,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新华社莫斯科1月3日电(记者黄河)2024年,受乌克兰危机、西方制裁、结构性转型乏力影响,俄罗斯经济经受高利率和高通胀挑战,在调整发展方向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同时,中俄务实合作持续深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稳定、坚韧的特质。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国际转型应用分析中心研究员、教授格拉奇科夫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2024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卓越风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造福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长远的印记。
这两天,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对2024年的中俄关系,进行了年度总结。俄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表示,过去一年对于中俄关系来说,是相当成功的一年,在政治、军事,以及经济领域,中俄展示出了高度的战略互信,并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
《俄罗斯报》网站2月11日发表题为《新年新机遇》的文章称,在牛年,中俄两国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机遇将更加广阔。全文摘编如下:2月11日是中国传统的除夕。俄罗斯的新年传统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人们都是阖家团圆、围坐在丰盛的餐桌前庆祝佳节。
我们知道,中俄关系源远流长,两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非常深度的、紧密的合作。在当代中俄两个国家屹立在世界,我认为这是整个世界和平发展的稳定之锚,两个国家的友好关系,不仅关系到两国,也关系到世界的前途和命运。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1月14日电据俄罗斯“Vesti.ru”新闻网1月13日报道,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俄罗斯亚太地区研究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年,中俄贸易额将持续增长。谢尔盖·萨纳科耶夫表示,2024年中俄贸易额创下了历史新高。
据人民日报近日报道,虽然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中俄两国贸易总额依然突破了1000亿美元。按照目前的贸易额增长率,中俄两国贸易额将在2025年突破2000亿美元的总量。除了在经济上的守望相助,中俄两国在涉及到新冠疫情以及叙利亚等国际问题上的立场,也同样做到了共同进退的地步。
一开始确实如此,这是有原因的,俄乌冲突爆发,能源首先就涨价了,俄罗斯别的不敢说,能源是真的管够,欧洲不买,还有印度等客户,2022年上半年,俄罗斯确实是一边打着仗,一边发着财,财政盈余达到了1.1亿卢布,创造了30年以来的新高,在对外贸易方面,贸易顺差达到了1000亿美元。
来源:中俄头条当地时间11月5日出版的《俄罗斯报》在《中俄锐评》专栏刊发题为《进博会彰显中国对外开放市场的坚定承诺》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新冠疫情暴发后首个如期举行的全球经济盛会。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6日电(记者 刘锡菊)6日,由江苏绒汇羽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呼兰区协办、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参与的中俄羽绒贸易促进会在哈尔滨市召开。众多家纺行业知名品牌公司代表及俄罗斯白罗波利公司代表参加会议,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秘书长蒋于龙出席会议并致辞。
前言:普京新年贺电背后:中俄关系的“不结盟”之谜与西方压力下的友谊,在2025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普京向中国发出的贺电,不仅传递了新年的祝福,更似乎透露出中俄关系的微妙变化。在这场不结盟的友谊背后,33国的施压又能对中俄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