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阿来书房雅集上,阿来从杜甫讲述草堂选址的《卜居》讲起,到记载修建草堂经费来源的《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园林构造的《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讨要生活用具的《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再到草堂初步完成的《堂成》。
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流落成都期间的故居,也是全国最大的纪念诗人杜甫的祠堂式建筑,但杜甫草堂最有魅力的地方不是明清时期为纪念杜甫修建的园林式主体建筑群,而是以柴门花径等绿道式走廊建筑。当年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曾站在花径尽头的用青花瓷镶嵌的"草堂″两个大字前驻足细观,沉吟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