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已成往事,但晋商创造的商业文化仍有不少值得今人总结弘扬,晋商的后人们仍在祖先的土地上生活。“比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晚了45年。”“程家祖上创业时走西口、下关东,但成为东家之后外出的不多,后人大部分还在平遥。”程春森说。在“程家老院”客栈有一张拍于2006年的程家全家福,共有96人,四世同堂。“爷爷弟兄五人,爸爸堂兄弟五人,我的堂兄弟有十几个。”
光绪年间,乔家开设的两大票号正活跃在全国各地,资本雄厚,买卖兴隆,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兼新疆督办,所需军费全由乔家票号存取汇兑,因为当时左宗棠平定西北,设防俄国,军费巨大,所以借支透支是常事,因为乔家的大力支持,左宗棠写就对联一幅赠曰: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晋商文化历久弥新的灵魂,积淀着包括晋商在内的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晋商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熠熠生辉的根基,是晋商文化遗产的悠远文脉渊源,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精华,昭示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
三晋城邑,名源何处?连缀历史,窥见华夏。《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系列节目,本期讲述“临猗”地名的由来。临猗:晋商鼻祖故里1954年,猗氏县和临晋县合并为临猗县。 临晋县,唐朝天宝十二年(753年)改桑泉县置。因为此地在春秋时期属临近晋国的郇国,所以被称为临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