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国家卓越工程师进校园”专场宣讲报告会近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应邀作“工程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主题报告,并与师生代表座谈。
@大湾区之声 6月24日消息,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在6年前的今天,一座长达55公里的钢铁大桥,历史性地将香港、珠海、澳门连在一起,它就是港珠澳大桥。它被誉为中国交通建设史上 “技术最复杂”的“世纪工程”。 挑战史无前例的“世纪工程”先说说这座大桥的特别之处:它全长55公里,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和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
六年前的今天(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据拱北海关统计,六年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9427亿元,进出口货运业务量持续增长,进出口总值突破第1个1000亿元用时2年,突破第9个1000亿元仅用时5个月,不断跑出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度”。
2024年12月,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在即,这是继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年内迎来的又一重磅成员。为什么广东要斥资130亿元,建设这条跨海段长度全球排名第八的港珠澳大桥西延线?无论是深中通道还是港珠澳大桥,都至少连接着一个大湾区核心城市。
新京报讯 据大湾区之声消息,12月8日晚,黄茅海跨海通道全线亮灯,柔和明亮的灯光宛如海上银河,在黄茅海海域璀璨生辉。黄茅海跨海通道全线布有路灯和景观灯。夜幕下,最耀眼的是塔顶,五座“小蛮腰”主塔如同戴上了圆形“王冠”,而一条条被照亮的斜拉索仿佛灯光勾勒出的“芭蕉叶叶脉”。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10月24日是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六周年。6年来,港珠澳大桥作为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在推动三地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对外开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月14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迎来建设新进展: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黄茅海大桥开始进行桥梁最终合龙段的吊装及施工建设。据了解,此次吊装的是黄茅海主桥合龙口最后两节分体钢箱梁,重约180吨。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完成高栏港大桥双幅环氧沥青铺装施工。广东交通集团 供图中新网广州10月4日电 (蔡敏婕 岳路建)广东交通集团公司4日发布消息,粤港澳大湾区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完成高栏港大桥双幅环氧沥青铺装施工。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向延伸项目。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今年是港珠澳大桥落成通车6周年。自通车以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车辆已超1276万辆次,旅客数量已超6230万人次。作为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境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在推动三地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对外开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年前的今天(2018年10月24日),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作为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境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在推动三地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对外开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年来,粤港澳三地人流、车流、物流更加紧密。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记者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广东省提名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4月8日,科技部官网公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100号》显示,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初评通过的5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3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