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子日,一个英雄的名字。在重创越军“英雄师”的代乃阻击战中,涌现出一批大智大勇的英雄人物,13军39师116团2连2营机枪连彝族干部、排长阿尔子日就是其中一个。他带领两个重机枪班,配属六连扼守代乃东南侧无名高地,攻如锥,守如钉,勇猛顽强,机智灵活。
提要:凉山地区于1950年3月解放后,为维护当地社会治安,加快生产建设和培养民族干部,时任西康省委书记的廖志高与凉山地区党委根据彝族地区实际和民族工作的特点,拟组建一支熟悉当地情况的革命武装,后报经中央军委批准,于1952年10月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彝民团。
来源:国防在线客户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郭占琦 伍海峰 周楚竣他叫木呷铁布,是一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少年。从故乡开往军营的列车带他第一次离开大山,木呷铁布怀揣着全家人的“从军梦”来到部队,开始了一段未知的旅程。
彝族老人亡故后,经过几天隆重的祭奠,在将出殡的当天,请毕摩引领孝子孝眷们进行“绕灵柩”仪式,其形式是:毕摩备好香案,案上置升斗,斗内放米或者荞子,利市、插三炷香,供献三碗茶,三碗酒,一碗净水,及肉饭各三碗。
编者按在地质年代上恍如昨日的第三纪和第四纪交替之际,受青藏高原向东挤压,地球猛烈地皱了一下眉,留下了纵贯藏滇川边的横断山脉。这一列列森严栉比的高山大壑,阻挡了东流的大江大河,阻挡了东西交通的车轮,也阻挡了世世代代人创造幸福生活的道路。
巍峨的大凉山,默默地矗立在彝族自治州,山上的树叶随风唰唰响动,像是大凉山厚重的呼吸这里的一草一木,曾见证了两位英雄的歃血结盟。小叶丹和刘伯承,一位是少数民族的头领,一位是红军总参谋长。他们的努力,为全国各族人民一家亲,做出了榜样,两人曾经的豪言壮语,至今依然掷地有声。
1935年5月22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彝海镇曾发生过一段光荣的历史,即“彝海结盟”,长征中的红军与彝族家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畔歃血为盟,刘伯承将一面写有“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的红旗交给小叶丹,成为长征途中神奇的一幕。
“七一”前夕,陆良县小百户镇普乐村委会打鼓村的彝族老党员李德明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凝望着手心里的纪念章,抚摸着上面的党徽和文字,思绪回到了1971年1月16日,那一天,对于他而言是终生难忘的日子。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编者按: 人这一辈子,总会跟某种东西结缘。他们,与候鸟结缘。u003c/pu003e 地处哀牢山腹地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马街镇植被茂密,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白露为始,成千上万只候鸟在这里补充完能量后,继续翩翩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