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生成式语言大模型“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现象,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回答澎湃科技的提问时表示,“百度在这个方面确实有优势,我们做了知识增强和检索增强。”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3月16日在发布会上。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本、图像、音乐等领域大放异彩。然而,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强大,人们越来越难以鉴别AI生成的内容。近日,Google DeepMind 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发表的封面文章提供了一种文本水印方案,可以提高 AI 生成文本的检测精度。
新研究:新技术助力人工智能减少“胡诌”人工智能(AI)中广泛使用的大语言模型不时出现的“一本正经地胡诌”是其难以克服的问题。近日,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语义熵”的新方法,有望大幅提升AI回答的可靠性。
一、近期人工智能重点事情梳理2023年3月15日凌晨,OpenAI 发布了 GPT 模型的 GPT-4 版本。它比早先大家使用的 ChatGPT 的 GPT-3.5 内核强悍了一大截,再次刷新了人们对 AI 的认知。
图为对大语言模型进行反复提问可能会得到多种具有不同语义的答案示意图。刘传波 制图目前,大语言模型逐渐成为文学、法律、医学、自然科学研究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大语言模型常会出现 “幻觉”现象——可能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并不准确或不真实的信息。
这是继2021、2022之后,《天天副刊》连续第三年推出自己的年终问卷。我1947年读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之后形成了很多牢固的观念,比如说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等,后来到俄罗斯之后发现并非如此,我看了很多资料,查了很多档案,发现高尔基就是一个人道主义的知识分子,希望俄国富强,希望俄国走向文明,所以,我那时就有了反思的念头,觉得以前很多理解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