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圆明园发布了关于园区的365张老照片。那些落满厚重尘埃的记忆,再次涌现眼前。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那所皇家别院离得太遥远。不能说毫无瓜葛,至少牵连甚少,大概就像身上一块不可言说的胎记吧。可回头想想,这片残骸之下,曾是皇帝们多么自豪的地方啊!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日报网】【观察者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文|鹿上编辑|鹿上“我要让圆明园在我手中重获新生!”16年前,一个73岁的老头儿站在废墟上语出惊人。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横店教父”徐文荣。
尽管不少网友对国家文物部门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非常支持,但对遗址遗迹究竟该“保护现状”还是“全面再现”,仍有不少争论。据悉,对这份关于“重建圆明园,加强国家爱国主义文化建设的建议”的答复中,国家文物局表示,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殖民的历史见证。
5月16日,国家博物馆文保院,文保院器物修复研究所修复师王熙林正在介绍“样式雷”烫样的修复情况。这件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的“样式雷”烫样的原型是圆明园内面积最大、级别最高的建筑群之一。当天,在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国家博物馆文保院,了解该样式雷烫样的修复情况。
10月18日,据央视新闻,圆明三园占地约5200余亩,园林景观100多处,然而,这座“万园之园”却被侵略者烧毁。曲水岛渚,亭榭楼阁,错落有致,这段科技复原的圆明园园景,蔚为壮观,但看得痛心,今天,圆明园罹难162年,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日前,圆明园管理处已启动“修复1860”第三期文物修复工作。本期将首次对西洋楼遗址出土的西洋纹饰琉璃构件进行修复,再现盛时西洋楼多彩的园林景观,颠覆大众对西洋楼目前灰色石刻的印象。 西洋楼是一组欧式园林建筑,同时也是中西合璧的艺术杰作。
1在园明园罹难的一百多年间,有关是否该重建的话题一直热议不断。2008年,73岁的徐文荣老人也提出了重建园明园的愿望。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片强烈的反对声。圆明园人们都觉得园明园是古今中外无一能比的万园之园,就算真的按1:1的比例重建,也只能算得上“高仿次品”。
在许多年前,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曾写过一封信,在信里,他描述了这样一个地方:那里用雪松做屋脊,缀满宝石和绸缎,琉璃、珐琅、黄金都是它的装饰,恍若月宫一般华美。维克多·雨果用他深厚的文字描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地方,令人不禁心驰神往。
“简直胡闹!圆明园已经死在了八国联军的大火中,它的残破恰恰是那段屈辱历史的见证,无论在哪里重建,价值都不大!”历史学教授阮仪三愤怒地将手中的报纸扔在桌子上,报纸上一篇名为《横店将筹200亿重建圆明园,欲现146年前辉煌》的报道惹怒了他。是谁这么大胆要重建圆明园呢?
当时的西方侵略者来到中国之后,洗劫中国的文化,其中损毁最严重的就是圆明园,这是从康熙年间就开始建造的皇家公园,也是收藏无数奇珍异宝的博物馆,但是这一切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之后,就走上了毁灭的道路,最开始是鸦片战争之后,英法联军来到了北京,并对圆明园进行劫掠和打砸,之后八国联军也来到了中国的圆明园,再次进行劫掠和打砸,最终被付之一炬。
圆明园提出“修复1860”:10万余枚文物碎片将恢复昔日“容颜” 新民晚报昨天18:26 · 新民晚报官方账号“1860年10月,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并付之一炬。当时,英法联军疯狂地劫掠圆明园文物,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砸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