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上,庆祝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学术报告第二十八场在相辉堂南堂举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厉曙光带来以《“塑化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制建议》为题的学术报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主持报告会。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添加剂,是工业生产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 它普遍应用于塑料制品、混凝土、化妆品及化肥农药等材料中。8月1日,陕西省中医医院营养科专家带您了解生活中看不见的塑化剂都在哪里。
橡皮等是家长经常为孩子购买的物品,但长三角消保委联盟、上海市质量监督技术检验研究所等进行采样调研发现,为了使橡皮颜色更鲜艳、更软、更柔韧,一些企业在橡皮中添加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其中最高的超出国家标准350倍以上。
大家都知道“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国家的重大工程,也一直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除了大家平常吃的食材之外,有一样东西,几乎每家每户不可或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用到,那就是“食用油”,平时烹饪的时候可以用来提香和增添色泽。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唉,咱们中国人做饭,离不开油!无论是清炒、红烧,还是煎炸、炖煮,油是主角之一,没了它,锅里还真像缺了魂儿。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食用油,一日三餐的“灵魂伴侣”,炒菜、煎炸、凉拌,无处不在。
近日,多市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对学生体育用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经综合分析评估,发现一些球拍、跳绳和球类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球拍和跳绳手柄握把部位的主要材质为PVC、PU、EVA泡沫等,跳绳的绳体与球类的球体主要材质一般为PVC、PU。
近两年,一个原本陌生的词汇逐渐为大众熟知,这就是增塑剂,也叫塑化剂。大量实验表明,长期过量接触增塑剂,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青少年生殖健康和生长发育。目前,对童装、童鞋、儿童玩具和儿童家具等产品,国家标准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作出了严格的限值要求。
你的球拍、跳绳安全吗?日前,据央视新闻报道,福建省质检院和宁波市质检院在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时,发现学生体育用品含有对未成年人健康具有风险的成分,不合格率明显偏高。其中,球类产品的不符合率为7.8%,跳绳的不符合率为17.5%,球拍产品的不符合率甚至高达60.
近年来各种搞怪有趣的“解压玩具”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群的喜爱那么这类玩具质量如何?有没有安全隐患?一起来看看广州市消委会开展的比较试验☟此次比较试验样品包括发泄类解压玩具、指尖陀螺以及磁力泥三类,共37款,通过网购方式进行购样。其中发泄类解压玩具19款,指尖陀螺10款,磁力泥8款。
经过3年的研究,台湾成功大学教授李俊璋的研究团队发现,塑化剂进入男性体内会抑制睪固酮分泌,造成睪丸功能低下,研究建议男性应减少食用塑胶包装食物,还应减少用塑料袋、塑胶杯外带热食或饮料,以降低塑化剂摄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