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不形于色,不是放作神秘,不是假装深沉,而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优秀的处世魅力。有一次,北方前秦大举南侵,以号称百万的大军渡江南来,而东晋迎敌部队只有数万人,以寡敌众的例子,虽然很多,但兵力如此悬殊,却连东晋人民都失去信心。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的味道,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比曾国藩的《冰鉴》更为大气,颇有止恶扬善之功,读之耐人寻味。
01 喜怒不形于色的儒家文化青少年的时期我们很容易动情,可是到长大以后,我们常常告诉自己:我们是理智的.我们不应该让自己的情感随便流露。 譬如《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意思是指你的喜悦、愤怒、优伤、快乐,都不要表露出来,这就是中庸之道。 这是一门伟大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