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延续性最好的米高扬熟悉战斗机的朋友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一国家或同一飞机研发单位制造的战斗机型号之间并不是连贯的,比如美国空军在F14、F15和F16这三款战斗机之后并没有F17,而是直接到了F18,在F18之后更是连跨三个数字到了F22,F22之后的新机型则为F35。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本月中旬,俄罗斯航空工业向空天军交付最新一批米格-31BM截击机,这也是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空天军收到的第一批米格-31BM。作为苏联历史上发展的最后一款截击机,米格-31自诞生起就带着种种传奇,但谁也没有想到服役末年遇到俄乌战争后,其居然又能焕发生机。
在俄罗斯米格-31战机家族中,最失落的成员或许要算用于出口的米格-31了。据悉俄罗斯推出米格-31的初衷是为了打入中国市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俄在苏-27战斗机引进方面取得突破,当时同样身陷资金窘境的米格公司自然也想搭上这趟顺风车。
其实对于现代的中国来说,讨论这个已经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了,毕竟歼-20这种隐形战机都已经服役了。米格-31诞生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5之后的后续作品,许多人理解为是米格-25的升级款,但其实和米格-25还是相差比较大的。
说起先进战斗机,大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F22、歼20等5代机,其余诸如F15、苏27之类的4代机已经被很多人排除“先进战机”这个行列,处于第二梯队。当然,这是对于中美这种国家而言,若是换作一个非洲国家来看的话,米格21都算得上先进飞机。
米格-31战斗机(俄文:МиГ-31,英文:MiG-31),北约代号:猎狐犬(英文:Foxhound),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一款串联双座全天候截击战斗机,由米格-25战斗机发展而来,并具备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和更强的作战能力,该作战飞机还被誉为全球现役最大、飞行速度最快的战斗机
一说起米格-31,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是高空高速、空战能力低下。这种评价不能说错,但显然也并不全面,因为米格-31设计出来并不是为了我们现在常说的一般意义上的“空战”,归根到底,米格-31的一切性能都是为了满足它“截击机”的定位。
飞得高,杂波少,雷达锁上跑不了, 被对手雷达锁,没啥好困扰,加力打开比赛跑,这是也很多朋友总结的米格-31的优势-多少说明了它的特点,飞得高,飞得快,特殊使命的战机,只为截击而生,抛弃灵活机动,第一款相控阵雷达战斗机,是最早应用数据链的战机,体型庞大-意味着能挂大家伙,大蛋蛋。
谈及米格-31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米格-29,其实米格-31和米格-29并没有多大的关系,米格-31追寻技术传承渊源的话,应该是曾经让媲美各国高层震惊的米格-25,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基于米格-25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截击机,而并非我们今天所讲的意义上的战斗机。
米格-31战斗机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1976年以前开始研制,1983年进入服役。主要改进型包括米格-31B、米格-31BM、米格-31M等,是俄罗斯空军主力战斗机之一。米格-31战斗机由米格-25战斗机发展而来,气动外形相近,采用上单翼、双垂尾、两侧进气道。长度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