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天下统一后,秦王嬴政改称为“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故而也称为“始皇帝”。
车同轨,就是马车的轴距要一样,因为古时候都是土路,马车长期反复碾压之后就会形成与车轮宽度一样的硬地车道,这样马车车轮一直在硬地车道上行驶,就会行驶平稳,能够显著减少畜力消耗和车轴的磨损,就如同现代车辆走在柏油马路上一样。
“车同轨”、“行同伦”、“书同文”,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绝对权力,制定的三同政策。这是人们没有想到的,历代霸主、历代奇雄不屑一顾的小技,可被一代枭雄作为治国之本、理政之核、统心之魂,秦始皇深知在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异形、言语异声”,这些异形异声异文化是导致各国各自为阵、争权夺利、相互侵略之根本,这些异思想异观念异信仰是离国离民的主因。
元代很多社会文化现象,为中国自古所未曾有。元代这样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政治统一,文化多元,语言各异,各行本俗,为此前一统时代不曾见。千百年来作为治国之要的“一道德以同俗”(《礼记·王制》),在元代不可能推行。很多带根本性的观念,在元代必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