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融媒刘浩伟 景明浩 闫雨清报道:10月16日—10月17日,我县首届“汉服文化节”在汉风小镇隆重举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振峰、市商务局副局长杜铁行等出席活动,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树果主持开幕式。
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邱静静 实习生 杨霁月【开栏语】汉服正在“出圈”。无论你理解与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汉服爱好者达356.1万人,2016至2019年间中国汉服爱好者数量连续四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长。
4月21日、22日,北湖踏青节上,长春汉服同袍们上演了精彩绝伦的汉服秀、国风歌舞演出、盛大的汉服巡游和别开生面的国风运动会,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人围观,直呼好看过瘾。21日晚,以汉服走秀及国风舞蹈开场,拉开活动序幕,舞蹈“国潮绝世”紧随其后,演绎江南风情。
汉之古朴、唐之飘逸、宋之淡雅……历史长卷缓缓打开,跃然于眼前。4月27日,2024中华民族服饰展演暨阆中汉服纪在四川阆中古城丝绸广场盛大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传统文化、汉服爱好者齐聚古城,共同上演了一场“汉服盛宴”。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唐明亮领队手拿“古今汉风”、“梦回盛唐”、“宋风雅韵”等赤色旌旗,身后人群身着各种形制的传统汉服,有说有笑,在都市街头徐徐前进。背后楼厦相接,却是古意不减,热闹非凡。日前,一段时长46秒的街头视频走红TikTok。
古语有云:“有服章之美是为华,有礼仪之大是为夏。”曾有幸在耿丹学院校园开放日看到耿丹学子的汉服文化表演唐代李贺在秦宫诗中描绘汉服到“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历史随汉服一路走来。 轻衣缓袍,我们谓魏晋风流。
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受访者供图“文旅市场现在越来越火爆,大家旅游也不只是走马观花地打卡,更多的是去探索当地的文化渊源,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我对未来的文旅市场很看好。”8月23日,重回汉唐品牌创始人、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汉服专委会副会长吕晓玮告诉封面新闻记者。
在陕西西安,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她仿佛拥有一种复刻旧时光的魔力。敷粉、画眉、点唇,穿上汉服,戴上发饰,不到一个小时,一个现代的女孩就穿越回了汉唐。让我们一起走近“00后”汉服妆造师胡芯银,看她如何让今人和古人在装束上相逢。
汉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因其制作精美,富有韵意,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长河中一直沿袭了下来。这两年,汉服在年轻人间再次掀起了热潮,在古建筑旁经常能看到有人拍汉服照,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也经常能看到有博主晒自己穿汉服拍的艺术照片。还出现了专门供汉服爱好者交流展示的软件如同袍APP等。
这是我二姐,村子里曾经的天才少女,擅长仿妆,画谁像谁。二姐打小就爱美,百天抓周的时候,别人都抓笔墨纸砚,二姐一把子抱住二姨的化妆包不撒手。24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二姐接触到了汉服,从此打开了人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