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在我国广西和云南省的中越边境线上,曾爆发了一场较大规模的边境局部战争,史称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这场战争中,我军大获全胜,仅用时28天就实现了战略目的。不过,在这场战争中失利的越南并未死心,多次骚扰入侵中国领土,在中越边境上多次发动局部战争,老山战役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的多次战役里面,有一场战役不得不提,那就是“万炮轰谅山”,谅山在越南北部,离首都就只有130公里,和中越边境只有18公里,可以说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理位置,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更是决定了谅山的重要性。
越军《第一军区武装力量历史》记载,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战争爆发之后:在长定方向,谅山省军事指挥部第199团、长定县独立营(第6营),帕马公安屯,以及队艮、智方、国庆的民兵,在帕马、帕墩、陇舍、丘梅,班桑等地,阻击中国军队的进攻,同时组织了10000多名老百姓撤离战区。
彼时,整个607高地中,我军以为将越军残余已经清扫干净,殊不知,在南607高地处依然残留着一个连的越军,他们以这里作为核心防御阵地,将周边的郭蛮山及其附属作为掩护的场所,在我军清扫战场中,并未受到重创,以此躲避起来,趁机向民兵支队负责的运输队伍发起偷袭。
“就算解放军攻克谅山,离河内还有135公里。”这是凉山之战亲历者,越军大校阮克月,在同登被攻克之后,夜里走路吹口哨壮胆一般说出的自我安慰之语。彼时,越军已经重组了谅山前线司令部,还专门成立了一支新的第5军,用来保卫谅山。
3月2日,在攻克高平接近尾声之际,谅山战役也已经开始拉开帷幕。作为越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连接奇穷河,距离河内仅130公里。所以黎笋集团十分重视,彼时任越南总参谋长的文进勇接替武元甲,要求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阻挡在谅山之外,不准越过奇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