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中国核电03月2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贵司2024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资料显示,2024年度投资计划总额超过1215亿元,请问一下这1215亿元的投资,当期将全部资本化,还是有部分费用化?
6月7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委主任朱民介绍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的筹备情况,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余晨、东浩兰生集团副总裁周瑾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现场。
近日,太钢收到国家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简称CNDA)函件,太钢被推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简称ITER计划)组织现场挂牌展示单位。不久之后,带有太钢不锈LOGO的不锈钢牌匾将展示在位于法国南部的ITER所在地。
《科创板日报》1月14日讯我国核聚变领域研究又有新进展。今日,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消息,该院大科学团队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经专家组鉴定,“赤霄”参数达到设计指标,也使我国成为继荷兰之后国际上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
太阳发光发热是因为。那么,如果能在地球上制造一个科学装置。从1965年开始,到1984年中国环流一号实验装置建成运行,到如今新一代人造太阳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多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我国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人造太阳”是什么?为什么要建造“人造太阳”?近日,记者来到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称“西物院”),与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对面”,探秘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谈及“人造太阳”,首先要提到核聚变。
1月14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建设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该平台的关键设施——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开始投入运行。
每平方米每秒钟可极速喷射出亿亿亿个粒子!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大科学团队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如同一把性能超强的“激光剑”,为研制“人造太阳”核心材料提供科技利器,14日经专家组鉴定,“赤霄”参数达到设计指标,整体性能国际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