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的宣发肃降生理功能失常,肺气上逆就会咳嗽伤肺,但是初期往往是以实证为主。受外邪所引起的咳嗽,往往时间都是比较短,一周左右都会痊愈,而咳嗽时间比较长,久不愈,中医讲久病必虚,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出现肺气虚的表现。
叫做湿邪,很多人脾虚了之后,脾气本来主运化,脾虚不能运化之后,湿气就产生了,这就是很多人在门诊上说彭博士,我身体吃什么都容易长肉,而且体重还特别大,感觉有点水肿,实际上是脾虚,脾本来的作用是主运化,我们身体的水谷精微,还有运化水气,脾不能运化了之后,这些水谷就变成湿,就像垃圾一样储存在身体里边运化不动,往外排垃圾的系统坏了,里边有很多垃圾都郁在里头,运化不出来了,而运化这些垃圾的能力其实就是脾的作用,脾的作用就是把这些精华吸收了,完了之后,把这些糟粕运化出去,这样功能要是强健的话,脾气强健的话湿气就无从产生。
都说人活一口气,气足生命力才旺盛,而我们地肺部,就主“气”,帮助人们呼吸,肺与生命息息相关,所以养生决不能忘记养肺。肺的功能如此强大,然而它却像一个小姑娘一样“娇气”,需要人们保护,但是生活中,很多行为习惯,或者环境因素,伤肺最深。
“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我们先来看原文:“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第一个心气虚,心气虚时运血无力,会形成血瘀,心血不畅,就容易出现心悸、心慌、气短等。第二个肺气虚,会咳嗽、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足时,呼吸失司,这时胃气不足,固护失职,容易受到外邪侵袭,从而出现咳喘气短、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气短乏力、面白神疲、舌淡苔白等现象。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师 李珍 □副主任医师 徐寅战国时期的著名文章《扁鹊见蔡桓公》,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故事。文中,扁鹊只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便看出了一些小病,称不医治恐怕会加重,凸显了其望诊的高超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