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一块土地和它承载的百年风云,从“能把武汉文化讲得最生动的人”口中娓娓道出。当天,久未露面的文化史学者、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踏足武汉星河湾,谙熟武汉城市文化变迁史的他接受采访时提到,星河湾所在的汉口腹地除了曾凭“西商跑马场”记载下开埠后大汉口的荣光,更是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年轻人眼中孕育理想的地方。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4日讯“都说汉口盛行码头文化,我认为汉口的文化起源于商业,而商业繁荣造就了曲艺兴盛。”5月23日,著名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文史学家、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何祚欢现身汉口历史文化展示中心,为全市近百名非遗传承人带来了一场关于汉口往事的讲座。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1日讯11日,在获悉81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湖北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何祚欢当选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后,武汉本地艺术家们也纷纷表示祝贺,长江日报记者由此采访到他们,并记录了他们眼中的何祚欢——
著名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在武汉市档案馆兰台大讲堂主讲“大武汉戏码头”。“中国近代城市只有两个城市称大,一个是大上海,另一个就是大武汉!”3月28日下午,武汉市档案馆2024年度“兰台大讲堂”第1期开讲,84岁的著名表演何祚欢拄着拐杖登台,向台下观众鞠躬行礼,台下掌声雷动。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实习生 吴芳芳 钟梓烨 王丙榕“到底都是大腕,个个身手不凡,太精彩了!”7月2日,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街道艺苑社区第二届邻里艺术节在艺苑社区歌舞剧院520剧场拉开帷幕。文艺名家、社区居民、志愿者登台演出,评书、魔术、舞蹈、京剧、时装音乐剧等节目轮番上演。
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市文联副主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只要是武汉人,提起何祚欢基本是没有人不知道他是谁的,何祚欢声名远播,深受湖北、武汉广大观众的喜爱。
“讲好非遗故事 增强文化自信”——“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六周年大型研讨会,2月21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会上对“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举行授牌仪式,湖北评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祚欢老师作为获奖嘉宾受邀出席。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18日讯(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刘甜甜)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光明网主办的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公布100名候选人名单,湖北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何祚欢入围。
2017年10月,武汉市首次为舞台艺术领域的一批名家打造个人工作室,涉及戏剧、曲艺、音乐、杂技等多个艺术门类,领衔者都是在艺术上有较高造诣、在全国和全省都有较大影响、艺术成就突出的名家。12月15日,首批成立工作室的艺术家们齐聚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分享各自三年间的艺术成果。
在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的上世纪,评书是一种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茶余饭后听上一段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生活了,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评书起源于东周时期,传说周庄王是评书的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