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海洋监测站位总数达175个新增9项指标,监测频率增至每年4次威海网讯(记者 黄娜)5月6日,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今年,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优化和加强了近岸海域海水质量趋势性监测,监测站位总数达到175个,较去年增加151个,新增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持续性有机污染物等9项监
来源:读特在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大厅的一面墙上,数块投影屏正实时监控着南澳渔港、蛇口渔港、深圳湾滨海栈道、大小梅沙以及柚柑湾沙滩等多处海边的实时状况。旁边的电脑上,显示着东南亚地区的实时卫星云图,工作人员不时搜集整理着相关数据,交予专业部门进行分析。
七年来,以国家安全法为统领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核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一批法律相继出台,为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
威海齐鲁网11月20日讯 (记者 于雅琪)20日,记者从威海市海洋渔业局获悉,今年以来,威海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围绕精细化发展主题,通过健全监测技术、优化服务内容等方式,加快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努力提升监测服务水平。
日前,在自然资源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开展的全国自然资源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中,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参加的“海水中总铬的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砷的测定”“海洋生物体中铅的测定”共3个项目全部考核合格,圆满通过能力验证。
东营网讯1月18日,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海洋与渔业环境检测中心在2014年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海洋监/检测机构暨“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任务实验室能力验证考核中取得出色成绩,参加的9项检测指标考核,全部取得“满意”的成绩。
据悉,2018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印发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和《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出台了《海洋生态分类指南》《中国近海生态分区》,完成了全国珊瑚礁、盐沼、海草床生态现状调查,制定并实施了年度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方案,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整体工作提供了基础框架和探索实践。
“今天我值气象白班,同时进行海浪观测,密切关注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量的变化,定时观测海浪等海洋环境要素,保证海洋环境数据准时有效上报。”1月22日,正月初一,坚守在黄海孤岛——千里岩上值班的蒋涛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