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之子,宋哲宗时封端王。1100-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持国政,穷奢极欲,兴建苑囿宫观,滥增捐税,以致国政日堕,河北、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卷宋徽宗的瘦金体真迹——《秾芳诗》。绢本,一共40个字,风格清新俊逸,铁画银钩,堪称宋徽宗瘦金体书法的扛鼎之作。卷后有陈邦彦题款:“宣和书画超轶千古,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迳,行间如幽兰丛竹,冷冷作风雨声,真神品也。
宋徽宗赵佶撰并行书《赐刘既济书》,南宋绍兴24年10月重立,惠道刊,江苏省苏州市出土。释文:东京九成宫住持道士纯静妙通法师项举之昨已归元 受业处州紫极寿光宫可依已降指挥敦遣赴阙不许受避仍令刘既济躬亲敦遣前来违如论违御笔具知委闻奏 付刘既济。
元朝宰相、史学家脱脱曾这样评价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事实的确如此,赵佶琴棋书画、园林品茗无一不精,各种享乐事宜无一不会,但在治国理政上则是“昏招迭出”,不仅重用奸臣,坐视女真壮大,还在危急关头“甩锅”,退位坐起了太上皇。最终,他被金国俘虏,屈辱的死在了北国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