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山西,很多人都用“表里山河”来形容山西,这是什么意思呢?山西省为什么叫表里山河?山西省东侧外围有太行山,西侧外围有黄河,里面还有吕梁山、恒山、中条山等山系以及山谷、盆地,还有汾河从中间流过,这就是山西称为表里河山的原因。
近日一曲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演艺集团合力打造共同创作的《表里山河》以气象万千、大气磅礴,以181.3万在线观看人次、近20万的点赞量,创造了“唱游三晋”直播活动中以来的最高纪录。
三晋在古时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和韩国;二是专指山西省。对于这里面的“晋”,主要指的是周朝时期的晋国。晋国,周朝的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作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
编者按:东倚太行之巍峨,西临黄河之滔滔。山西,一个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古老省份,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神话、有“剪桐封弟”“三家分晋”的故事、有“退避三舍”“秦晋之好”的典故。让我们一起从耳熟能详的成语里,发现山西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与“表里山河”的雄壮秀美。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省一般都有自己的别称。如河南省称为中原大地,江西省称为赣鄱大地,河北省称为燕赵大地,山东省称为齐鲁大地,湖北省称为荆楚大地,广东省称为南粤大地。江西省鄱阳湖老家河南山东泰山河北秦皇岛湖北武当山以数字加各省简称作为各省别称的都有那些省呢?
处高原之上,有建瓴之势,左太行,右吕梁,北有长城,西面和南面大河围绕,山河险固。山西外有坚甲,内藏精华,俨然是巨大的战略堡垒,山环水绕却又并不封闭:西面南面有渡口,东有隘口,北有关口,险关要塞,纵横四出,攻守自如!
黄河东,太行西,有一省,名山西。表里山河,是山西省的代名词。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指春秋时晋国地势险要。意即山西自古以来外有大河内有高山,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多年来一直是这个说法。其实这个解释是错的,把表里皆山河弱化为表河里山了。
山西,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山西省下辖太原、长治、运城、吕梁、临汾、晋中、晋城、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共计11个地市,山西省的地市在历史上多次变更名称,今天我们就来看下山西的地市在古代分别叫什么,假如回到古代,哪个名字更好听?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别称三晋、山右、河东,这些人们非常熟悉,但是“表里山河”也是山西的一个雅称,所知者似乎并不多。那么,山西为什么被称作“表里山河”?“表里山河”的地貌特征又是如何影响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