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寇晨介绍,本市早产儿数量约占新生儿总数10%至15%。早产儿和超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升,不良预后率已控制在10%以下。每年大约有1万余名孩子在该院出生。
早产儿在医院病房接受轻度治疗。(资料图)海外网11月17日电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7日报道,美国“出生缺陷基金会”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美婴儿早产率已达到15年来的最高水平,越来越多的美国婴儿面临身体和智力残疾的风险。报告发现,2021年超过10.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世卫组织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我国早产儿数量居全球第二,发生率约为7%。因为先天发育不成熟可能带来众多健康问题,所以早产儿这个庞大的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在这里,我实现了成为一名‘母亲’的梦想,从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徐汇院区到奉贤院区,我用了整整4年多的时间。”2023年5月14日恰逢第110个母亲节,在节日到来前一天,邱女士赶到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向帮助过她的医护人员说一声“谢谢”。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全球约有1500多万早产儿出生。在妇产科工作了20余年的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马良坤感知明显,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成熟发展,高龄孕妇以及孕有“珍贵儿”的人群比例显著上升,而这些人群往往也是早产的高危人群。
为了让大家聆听到来自临床一线大咖最原汁原味的权威声音,今年,浙医在线特别开设《浙医大咖说》专栏,邀请浙江省内各家医院各个科室的顶尖专家亲自撰文,为我们的读者进行最专业权威的科普,内容包括疾病病因、治疗方法优缺点对比、不同治疗方法适用人群、疾病预防等。
海报设计 郁斐近年来,大多数国家早产儿发生率逐年升高,中国早产发生率由1998年的5.87%已上升至10%左右,是围产科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新生儿科专家刘志伟在今年母亲节表示,早产和早产儿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
云雅(化名)的儿子出生时仅30周,体重1400克,面临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等严重并发症。两天后,云雅第一次看到儿子的照片,照片中的他皮肤暗红,血管清晰可见,嘴里插着气管插管,身上布满监护电极,仿佛一位年迈的老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多胎儿、早产儿越来越多,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早产儿可能遇到各类致命疾病的威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一种容易导致早产儿致死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