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国务院日前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通过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等4项重大行动、19项重点任务及有关政策措施,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作为以县域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的关键主体,我们应当深刻领会以县域城镇化推进城乡融合的时代定位,准确把握以县域城镇化深化城乡融合的时代契机,把握县域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的优化原则,理顺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引导高质量县域城镇化稳步推进。
县域一头连着城镇,一头连着乡村。着眼县域,聚焦县城,向村延伸,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意义重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指向明确,内涵丰富。城乡产业融合强调城市与农村两个不同空间之间的产业互动,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
□ 张德淼 丁瀚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处于省域治理与县域治理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以城带乡的引擎作用、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随着国内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外流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导致国内出现了一个“农村空心化”的现象,而使得相关社会公共资源的配套越来越不好开展,村民的生活的便利度也越来越难等,同时最大的问题,就是造成了农村宅地基和农房资源的极大浪费等。
作者:潘毅刚(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镇化率是衡量城乡二元结构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国家统计局9月23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新征程上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据。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