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2025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协同发力?
编者按:新的一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中国经济会面对怎样的内外部形势?特朗普2.0时代的中美贸易战将如何演进?为什么扩内需如此重要?中国制造如何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2025年,又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一揽子增量政策之后,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又稳又好?地方化债与经济发展如何两全?
本报记者 周尚伃2024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中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结构转型加速推进。对此,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增长韧性强积极因素显著增多。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韧性强。
作者:李湛 系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一、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看法。2025年宏观经济大的判断是,外需大概率走弱、政策发力内需对冲,经济或延续波浪式修复。一是外需大概率走弱。
1月10日上午,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在上海陆家嘴发布了题为《料峭风寒扑面,春暖花开可期》的2025年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5年世界经济将呈现哪些新趋势新变化?国内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有没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房地产市场能否实现止跌回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虽然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1日电 题:前瞻2025:首席经济学家展望中国经济四大预期中新社记者 夏宾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新机遇、新挑战?多位首席经济学家展望中国新一年经济发展,围绕政策发力、扩大内需、强韧外贸、稳住楼市等四方面作出展望。
编者按 斗转星移,岁序更替。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面对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2025年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中国经济应该如何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頔 北京报道2025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下称“中国科学院数学院预测中心”)举行了“2025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发布会暨中国经济发展高端论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还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将如何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中央相关会议部署中找出六组关键词,力图勾勒出2025年经济政策脉络和改革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