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拆原建,早些年是件新鲜事,如今已经成为上海老旧住房成套改造的主流选择之一。住在静安区彭浦新村的钟阿姨是最早“吃螃蟹”的那批市民。搬进新房5年多,她仍时不时回想起厨卫合用、每天早上抢着上厕所的老公房岁月。郑阿姨则上个月刚刚拿到徐汇区康健路341弄7-8号楼的新房钥匙。
南海边,深圳湾,春潮奔流,画图难足。黄浦滩,大上海,十里洋场,百年风华。这个文件的内容更值得关注,因为上海市明确提出对老破小在原址进行成套改建或拆除重建了,这是一个更大的突破性政策,可谓大破大立、破陈出新,迥异于全国各地都在做的翻新一下外立面、改造一下管线、加装一下电梯等小修小补式的老旧小区改造。
时隔一年,上海中心城区,这栋70年的老房子完成“原拆原建”,原居民不久后将回迁。一年前,2023年4月17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城市更新工作,在徐汇区的老旧小区深入调查研究,并开展下访活动。
上海最大规模“原拆原建”小区开始选房涉及静安区彭一小区2110户,建成后将变成周边环境最好小区昨天上午9时,静安区彭一小区旧住房拆除重建基地启动选房摇号。首批选房居民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陆续选出心仪的住房。
在上海采访的那几天,每次与那些在老旧小区住了几十年的居民聊天,我总会在他们脸上看到一种混合着骄傲与愤懑的神情。当年能住进这样的住宅楼绝对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老房不再带给他们优越感,只带来各种生活上的不便。
提起蕃瓜弄,老上海几乎尽人皆知。20世纪70年代,一篇题为《蕃瓜弄变了样》的文章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让蕃瓜弄闻名全国。如今,一项“原拆原建”的老旧住房改建工作正在这里进行,有望探索出一条“提品质、控成本、可持续”的城市更新之路。
9月2日上午9时,静安区彭一小区旧住房拆除重建基地启动了选房摇号仪式。首批选房居民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陆续选出了心仪的住房。来源:上观新闻(下同)72岁的包嘉龙老人摇到了“1号”,他围着小区新房“沙盘”转了几圈,最后选定了一幢高层中位于15楼的住房。“距离‘新房梦’更近了!
10月28日上午9时,徐汇区漕溪三村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完成钢结构主体封顶,实现主体结构施工约4天半完成一层的计划目标。这是继康健路341弄7-8号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后,徐汇区又一原拆原建改造案例,施工方中建科工集团不断迭代技术,再度运用“钢结构+”模式打开上海城市更新新气象。
上海最大规模“原拆原建”小区!历时3年改造,今天摇号选房:独门独户、有阳台有电梯9月2日上午9时,静安区彭一小区旧住房拆除重建基地启动了选房摇号仪式。首批选房居民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陆续选出了心仪的住房。
9月2日上午9时,静安区彭一小区旧住房拆除重建基地启动了选房摇号仪式。首批选房居民在公证人员的见证下,陆续选出了心仪的住房。72岁的包嘉龙老人摇到了“1号”,他围着小区新房“沙盘”转了几圈,最后选定了一幢高层中位于15楼的住房。“距离‘新房梦’更近了!”包嘉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