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上摩托车,顶风冒雨,骑行十几个甚至数十个小时,从务工地回到位于山村的家乡——十多年来,“摩托大军”是春运这场人口大迁徙中备受关注的人群。在广东打工的周克兵曾经也是“摩托大军”中的一员。2013年2月3日,周克兵带着家人骑行经过藤县。
央广网重庆2月9日消息(记者白刁尹 实习生郑钰诗)今年春运开启后,“返乡摩托车大军”勾起无数人对春运回家路的追忆与感慨。在“公、铁、航”的回家大潮中,还有“摩托车大军”的身影。他们克服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忍受严寒和雨雪,奔赴千里只为久违的亲情。
□梁宇飞(河西学院)十多年前,每逢春节临近,在广东广西的交界地带,一支支由外来务工者组成的摩托大军就会过境。但随着近几年路网、高铁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骑车回乡的人数正在大幅减少。现在,曾经的摩托车返乡大军“盛况”已经不复存在。
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十多年前,每逢春节临近,在广东广西的交界地带,一支支摩托大军就会过境,他们是从广东返乡的外来务工者。近几年,随着路网、高铁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摩托大军数量锐减。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仅是在外打工者的共同心声,也是融入无数中国人血脉里的执念。2024年春运启动以来,记者发现,在广东佛山、肇庆等往年“摩托大军”必经的道路上,一路烟尘滚滚、颇为壮观的摩托车大军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零星“散兵”。
江德斌十多年前,每逢春节临近,在广东广西的交界地带,一支支“摩托大军”就会在此过境,他们是从广东返乡的外来务工者。近几年,随着路网、高铁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摩托大军”数量锐减。
11年了,“摩托大军”里曾经寡言少语的他,终于吐露心声11年前,是“摩托大军”最盛的时期,周克兵是其中的一员,面对我的镜头,他寡言少语。如今,“摩托大军”渐成记忆。自驾小汽车返乡的周克兵,讲述自己多年来的返乡历程和岁月的沧海桑田。
20多年前,春节期间的返乡摩托车大军横空出世。巅峰时期,有110万辆摩托车,行驶在返乡路途上,载着一颗颗思念家乡的心。但是如今盛况难再,春节返乡摩托车大军一夜消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1. 历史印记:春运摩托大军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
1月26日,为期40天的2024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春运相关消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返乡摩托车大军“盛况不再”这一媒体观察迅速登上热搜,勾起了无数人对春运回家路的追忆与感慨,引发人们对中国路网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积极讨论。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李贤诚无论这一年在外过得顺意还是辛苦,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总能让人卸下一身的疲惫。又是一年春运时,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返乡的人步履匆忙,大家背起行囊陆陆续续踏上了回家的路,一张张车票,无不涌动着国人对团圆的期盼。
“我没想到有这么多骑摩托车返乡的年轻人!”骑行途经321国道时,肖宇看到了不少同样骑着摩托车返乡的摩友们,兴奋不已。今年春节返乡,“00”后青年肖宇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从广东东莞骑着一台摩托车回云南文山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