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在1946年10月撰写的《八年抗战经过概要》中,曾阐明策定这一战略方针的主要理由。他说:“我以军备不足,对有多年准备、而挟有现代化陆海空之敌,为求粉碎其速战速决之计划,以避免为其不断之攻击所歼灭,乃策定持久消耗之最高战略,一面不断消耗敌人,一面扩散战场、分化敌之优势。”
有人说淞沪抗战是胜利,淞沪会战是完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其实两场战争都是失败的,两个战争看着只有一字之差,结果一样,战果却完全不一样,而且淞沪会战比淞沪抗战更加惨烈,这两场战争的背后的原因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在1937年8月份爆发的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在上海战场上,国民党军和各地军阀部队都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70万国民党军与30万日军在上海地区进行了四个月的血腥作战,最终淞沪会战以我军失守上海告终。
文字 | 阿龙排版 | 阿龙提起淞沪会战,我们总能想到1937年8月爆发的那场惨烈战斗。日本从海上登陆,打了国军一个措手不及,经过三个月的鏖战,最终以国军的全面撤退告终。这场抗战第一仗,虽然打的惨烈,却还是输了。至于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角度不同,每个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整个会战中日两国先后投入总兵力近百万,是中国近现代史最大规模的会战之一。笔者依据中日两国最权威史料,整理出淞沪会战期间日军陆军参战的9个师团,2个支队和3个重炮旅团,1个重炮联队,10个炮兵联队,3个炮兵大队,1个迫击炮大队较完整编制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