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对应的“五族共和”论,也成为民国初年影响颇深的民族 思想。 当时,奉旨考察归来的大臣载泽和端方等呈《条陈化满汉畛域办法八条折》,主张“宪政之基在弭隐患,满汉之界宜归大同”,“放弃满洲根本,化除满汉畛域,诸族相忘,混成一体”。
民族与国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于“一体”,笔者认为尚可补充的是:从民族与国家关系上着眼,“多元一体”之“一体”,除了指整个中华民族外,还可以指整个国家,即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在国家层面上是一体的。
我们都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是主权的象征,但是中国古代是没有正式国旗的。中国最早的一面国际意义上的国旗是清朝的黄龙旗,清朝灭亡后各种政权交替重叠出现,各种旗帜也是层出不穷,单单是五色旗就有很多种,那么各种五色旗有什么不同呢?
日本人在国外,不是叫大和族,就叫日本族。比如伪满那会也搞五族共和,哪五族?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日本族。从血统上说,日本以大和族为主,但也吸收了朝鲜族、汉族、琉球族、阿伊努族的血统,从而形成了现代的日本族。
据说是从他们一个领导人那里搜到了一份全体成员的名单,日本宪兵队就是根据这个名单逮捕所有人的。鉴于当时的环境越来越险恶,上级决定“新研”暂时停止组织发展,坚持“精干隐蔽”的原则,而且要求每个成员认真清理一下自己身边的书刊和信件,提高警惕防万一。
◎郑渝川(书评人)《历史的面孔》这本书探讨了我国近代史上九位有代表性人物的悲喜人生,包括容闳、梁启超、陈天华、蒋百里等。尤其是挖掘了这些历史人物在复杂历史情境下,艰难求索,为个人,为国家和民族突破困局所作出的努力。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维吾尔族是中国第三大民族,也是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时的新疆也有羌人,在若羌、和田一带,然后塞种人和羌人那时就有了一定的融合,比如楼兰古国、精绝古国的人,包括后来的月氏人,就是既有黄种人的特征,也有白种人的特征,再往西就是乌孙人,就完全是塞种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