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人。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万历十七年的状元焦竑,是这样评价明初开国功臣的:明兴猛将云从,数倍云台、凌烟,而六王最著,其以骁勇称者莫如常开平,次则傅颍国耳。明朝初期的猛将如云,其中最为骁勇善战者莫如开平王常遇春,次之是颖国公傅友德。
明朝初年,朱元璋曾在鸡笼山建功臣庙,祭祀开国功臣,死者塑像,生者虚其位,共计309人。这些功臣部分葬在南京近郊太平门外的钟山北麓,以及中华门外雨花台到牛首山一带,特别是位于钟山北麓的明初功臣墓,其级别都较高,据说是为了让这些功臣在死后仍能保卫朱元璋的孝陵。
《明英烈》里面的开明六王都是谁啊?第一位:忠孝王武服武殿章;第二位:东海王胡斌胡大海;第三位:忠顺王汤和汤子固;第四位:忠义王邓愈邓天长;第五位:开平王常青常遇春;第六位:武定王郭英郭世俊。这六位都是什么人呢?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结义兄弟。
常遇春画像中国历史上多个王朝除了首都之外,还会设置一个或多个“陪都”,如隋朝除了首都大兴城之外,还有东都洛阳,唐朝有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北宋除了首都东京开封府外,还有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