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副兵团级别的干部基本上都是中将军衔,资历深一点的,那就是上将军衔。这位干部就是贺晋年,身为副兵团级别干部最终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而在之后还享受大军区级待遇,葬礼按照上将的规格来办。
引言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众多将领们评定军衔。起初,贺晋年的军衔为大校。当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多人都为他愤愤不平,觉得他的军衔评得太低了。甚至连贺龙、彭德怀得知消息后都有些不可思议,并让朱德将此事汇报给毛主席。而毛主席在得知此事后也表示:“军衔也太低了,最少也应该是少将。
欢迎大家关注【简史笔记】,诚挚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您的建议以及欣赏,将会成为我继续进步的动力。贺晋年,开国少将。这位土生土长的西北干部,毛主席对其十分的重视,在很多的大事上,毛主席对他给予充分的信任。
前言中国的革命是经历了流血和牺牲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牺牲换来最终的胜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为了表彰那些为新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军人们,经过中央的决定,进行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授衔仪式。此次授衔仪式中,毛主席,周总理等人放弃了授衔,展现了他们的高风亮节。
就是这么一位文武双全,德艺双馨的老将军,在建国初期被评为副兵团级,可是在1955年授衔初期,却仅仅将其评为大校,要知道当年他当军长的时候,与自己一起搭档的参谋长都是评为中将的,评衔消息一出来后,先后有三位元帅为其打抱不平,就连毛泽东,也认为不合理,在其专门关注过问下,最终将大校军衔改为少将军衔。
我的老岳父是陕北绥德人。家里弟兄三人,岳父排行老三。当年,他的两个哥哥都在县里干革命,他参加了红军,还曾经随部队参加了东征。后来,他的一个哥哥被敌人抓住杀害了,现在县里的烈士陵园里还有他的名字。另一个哥哥被敌人抓住,装进麻袋,塞进无定河的冰窟窿,也牺牲了。
他20岁参军,47岁任装甲兵副司令员,是唯一的“上将级”少将。他是陕北红军的创建人之一,和堂弟一起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谁呢?弟弟贺吉祥此人就是贺晋年少将,他1957年任装甲兵副司令员,主持了我国第一代主战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制工作,为建设人民装甲兵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陕北红军的创建者之一,1928年入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游击队大队长、总指挥部参谋长、总指挥、团长、师长、军长等职,率部参加过多次反“围剿”斗争,为开辟和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迎接中央红军的到来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