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创稿本期讲师:吉林大学 郝玲玲内容提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这“五位一体”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前列,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发展理念、三大攻坚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都有保护生态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影子,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各种会上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就是在这片沃土上,孕育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万亩古梨园。什川古梨园总面积12000余亩,存活着9423株古梨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300年以上树龄的就有2000多棵,最高龄的古梨树有近500岁,堪称“中国一绝”。
村庄聚落依山而建,粉墙黛瓦的民居从山脚向半山坡延伸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是和顺,山水相依的和顺。和顺古镇古名“阳温暾”,位于腾冲西南4公里处,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
图为蒂姆·弗拉克。帕特里克·谢德-西蒙兹摄从云南金丝猴、大熊猫、丹顶鹤,到狐猴叶蛙、水母,世界知名动物摄影家蒂姆·弗拉克拍摄了无数生动的动物肖像,让观者与动物产生共鸣,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之道。多年来弗拉克在生物多样性摄影方面不懈努力,并致力于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公众视野。
“阳光开朗”大熊猫,晶莹剔透水晶兰,“微笑天使”长江江豚,圆头大爪的雪豹……从高原到湿地,从江河到山脉,从草原到湖泊,植树造林,禁渔治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铺开我国保护生物图谱,罕见野生动植物的频频现身,写下了一笔笔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的耀眼“实绩”。
对于自然,我们应该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不是完全害怕、停止开拓,这样大自然会成为一潭死水,无法将自己的魅力展现出来,对于自然,人也不应该是高高在上,予取予夺,毫无节制、规划,一直开垦,如此人类会遭受大自然无情的报复,自食恶果,大自然的面目也会满目疮痍,遍体鳞伤。
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碧水微澜,绿满两岸,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建成林栖公园、龙马湖公园等267座城市公园,新增绿地6000亩,图为市民正在林栖公园彩绘隧道前晨练。
来源:【云南日报】“你翻地来我捉虫”近日,云南红河。一网友拍下白鹭跟在旋耕机后面悠然觅食的画面。网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太美!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