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Knews综合2021-01-18 22:17前两天,有市民杨先生反映称,他从这个月开始,每天都会接到很多陌生电话,最多的一天能有20多个。而这些来电的人,都是打给另外一个手机号码的。也就是说,杨先生的手机号码被他人设置了成呼叫转移的对象。
“我不是巡视组领导”,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陌生电话接踵而至,如今,那两个他用了14年的电话号码,一个被设置成了拒接陌生来电,另一个设置成了静音。这一切,源自一则网络谣言。经警方调查,施先生的名字和手机号码被人放上网络,并冠以“中央巡视组组长”的名头。
图为祝女士手机截图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3日讯近日,网民祝女士向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有陌生人设置呼叫转移,把来电转移到她的号码上,近一个月,她每天都会接到1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电话,电话那端的人大多态度蛮横,多数是催债的,她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各位市民:面对电信网络诈骗多发且防不胜防严峻形势,为推动精准宣防和见面劝阻工作落地见效,最大限度避免你的财产遭受损失,反诈中心对经分析研判认定被骗风险较大且存在以下5种情形的,将采取资金、通讯、网络账号临时保护性措施:一是拒接电话、呼叫转移、持续通话、关机,一直无法取得联系的。
有的老人不接反诈劝阻员电话,不回短信;还有的老人不仅配合骗子远程转走自己的巨额存款,还坚决不报警。近年来警方通过多种渠道持续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但为什么仍有不少老年人被骗,甚至被骗子深度洗脑?海淀反诈中心民警分析,骗子的吓唬以及一些老人过于自信的性格,是造成老人受骗不止的原因。
“陈女士与诈骗号码通话2961秒,但对方电话一直处于挂断状态,疑似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2021年12月15日14时55分,在泰顺县反诈中心,电话回访员徐晓荷通过“温州反诈大脑”数字化平台中的“风阻”模块,快速精准识别出一个疑似受骗号码,立即向泰顺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吴初蕾反馈。
独自留学在外的时候突然接到“公检法”来电你会怎么办?近期不法分子通过冒充公检法等身份对留学生实施威胁或欺骗并诱导其转账留学生们可千万要提高警惕!典型案例王同学在留学期间,接到一个声称是移民局工作人员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