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有一种谣言,说赵云在历史上不受重用,其实这种说法的来源大概是和演义强行做对比,那我们看看赵云在演义里是什么地位:全书顶级战力、马超死后稳坐天下第一、北伐时期蜀汉军界第二人、五虎上将排名第三、桃园三结义公认老四、长坂坡凤鸣山人头王、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之一、死后追赠大将军,基本和张飞平起平坐,全书武将里待遇更高的恐怕只有关二爷了······。
孙权碧眼紫髯不是小说杜撰而是史料记载,张辽和乐进在逍遥津差点追上的那个上身长下身短的紫胡子,就是孙权孙仲谋——被追得跳断桥逃命的时候,孙权三十三岁,古人不剃须发,已过而立之年就长须飘飘,是很正常的事情,胡须稀疏,是要被人笑话的。
相比其他四人,赵云的记载也最为简略,仅有四百余字,除了当阳长坂坡救主、箕谷失利两件事外,再无更多的显赫战功可言,甚至在箕谷失利后还被降职,“五虎将”中是的其他四位相比,赵云也迟迟未能拜将封侯,可以说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人之一。
若论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那赵云肯定榜上有名,作为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智谋,而且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当年一人闯曹军阵中,只为救少主阿斗,别看一人一马一枪,却在曹军之中杀的七进七出,就连曹操看了都连连称赞,夸赵云有当年吕布之勇武,并且还下令让士兵只准活捉,不得伤害与他,这样一位猛将在当时来说着实是鲜有人能与之比肩。
可是,这样的一位英雄,历史上却有人说赵云虽然作战勇敢,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赵云在投刘备以前,最初是在袁绍手下,因不满袁绍的荒淫暴政而投奔公孙瓒,当时的公孙瓒的势力其实还比不上袁绍,因此,赵云投奔他时,他便问其原因,赵云说:“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野史记载,刘备是的时候说张云不可重用,不确定说没有说过,但说白了就是看关系远近,桃园三结义就是刘备的团队,任何人不得超越关张的地位,所以赵云只能是万年老四。尽管史书与演义都把刘备说成是仁厚君主,但在用人上始终突不破自己的江湖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