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8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者30余万名。1950年11月29日拂晓至上午10点, 杨根思率第三排在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 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的作战中, 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在耗尽弹药、战斗只剩他一人的情况下,怀抱炸药包同攻上高地的敌人同归于尽, 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们浴血拼杀,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在志愿军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无数战斗英雄的名字,也名垂青史,至今仍然令我们交相传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特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是有区别的。
在七十年前共和国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华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战斗中,多少好儿女为国捐躯。他们的死,是为了我们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而战,为了我们今天安宁、祥和、繁荣、富强的祖国而战。
其实1955年国家就已经取消了特等功的评定,因为在和平年代基本上不太有这样的条件,曾经获得特等功的人几乎都是战神一般的存在,鬼门关逛一圈还不够,长期在鬼门关内外徘徊的这些英雄们,是我们本期要重点介绍的对象。
“不立功不下战场”,这是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朝鲜时写给家中母亲的一句话,这也是当时抗美援朝战场上数百万志愿军战士心声。黄继光牺牲以后,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了特等功,追授了特级英雄的荣誉称号。黄继光成为了特等功臣和特级英雄,这极其罕见的“双特”荣誉至今只有两人获得。
在我军现在的情况下,要拿下一次一等功已经很难了,如要拿下特等功,基本是万人一个。首先看三等功,它是比较常见的表彰形式了,只要你在部队训练刻苦、表现突出,没有任何违规现象,那在军旅生涯中有很大可能拿到三等功。
摘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对于这些建立战功的英雄,如何平定战功?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在战争初期,也就是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并没有全军统一的立功标准。
特等功作为军功的一种等级,历来是军队中的至高荣誉之一,虽然现在有二等功、一等功的荣誉颁发,但特等功的颁发已经成为了历史,从1955年开始,国家不在授予特等功的颁发,但哪些曾经获得特等功的战士无一不是立下重大功劳,甚至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英雄,一起来看看哪些曾经获得特等功的英雄吧!
这名清洁工姓雷,是在1952年初来招待所工作的,当时有人介绍他来招待所干服务员,招待所的负责同志还很奇怪,这个人看起来也就30岁左右,皮肤黝黑,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干点什么不行,怎么想来招待所干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