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 (记者 雷妍)磁力珠又称“巴克球”,是带有高磁通量的磁性小球,可以利用磁性相互吸引、排列组合成各种图案和形状。“百变”“减压”“益智”“玩具”是不少商家给它的定位;在该商品购物页面,也有不少消费者晒照,表示“娃很喜欢”。
今日大舆:孩子因磁力珠险些胃穿孔,这种益智玩具为何如此危险?磁力珠又名巴克球,是一种具有强磁性可以相互吸附在一起的金属球,由于可以借助磁吸力随意组合摆出各种几何图案,使得磁力珠逐渐变成一种极具娱乐性和创造性的益智玩具,备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只是不曾想到的是,这种能够给孩子带来乐趣的东西一直暗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9日讯 “大夫,快帮帮我们吧,孩子整整吞了12颗磁力珠。”凌晨2时,神情慌张的夫妇冲进了急诊室,怀里的孩子不哭不闹,非常安静,只是看上去不太敢动。急诊科立即完善相关检查,上下腹CT平扫+三维重建显示孩子胃部有12颗磁力珠,已经连成长串。
新疆网讯(记者吴治杰 通讯员孙亮)花花绿绿、磁性极强的磁力珠,是不少孩子喜欢的玩具,但是你知道它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风险吗?近日,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通过手术为一名未满两岁的幼儿取出了误吞的23枚磁力珠,术中发现该幼儿肠胃多处已穿孔。
阜阳所有家长、学生注意了!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生产,在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标签标识中明确产品适用年龄、禁止使用情形、需要成年人监护或陪同使用等注意事项,并在标签标识或包装上的显著位置标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因为可以随意改变造型,五颜六色的磁力珠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这一颗颗小小的珠子,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则随时可能成为“夺命珠”。不久前,上海市儿童医院就接诊了一位误食磁力珠的3岁儿童。
原创 | 孕事家长们,有些危险的玩具千万不要买。一旦误食,后果可以非常严重。今天孕事妈就刷到重庆一位妈妈分享的经历,她2岁3个月的宝宝,因为误食磁力珠导致肠穿孔去世了。以下是这位妈妈分享的原文:看完全文,真是痛心。
调查动机近日,湖北武汉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年仅10岁的小萌过生日时收到一套标注“真煮真吃”的仿真迷你厨房玩具,其与两个弟弟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体验时,意外突发,打火机点燃灶台瞬间火势失控并蔓延,致使3个孩子均遭受不同程度烧伤。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
“满脸全是血根本看不清孩子的样貌”近日山东济南8岁男孩浩浩将干冰塞到小瓶口的玻璃瓶里导致玻璃瓶突然爆炸飞溅的碎玻璃扎进其左脸、头部、耳部及颈部血管此事让不少网友揪心据悉在浩浩身体里被扎进最大的玻璃渣约3厘米扎入最深处约2.
近日,山东济南8岁男孩浩浩将干冰塞到小瓶口的玻璃瓶里导致玻璃瓶突然爆炸飞溅的碎玻璃扎进其左脸、头部、耳部及颈部血管“满脸全是血根本看不清孩子的样貌”在浩浩身体里被扎进最大的玻璃渣约3厘米扎入最深处约2.
家里容易被婴幼儿误食的玩具一!定!要!收!好!近日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一起病例值得家长警示一名3岁的女娃因为误吞8颗磁力珠造成了6处肠穿孔“送来的时候已经有感染性休克的早期症状了。”提起这起病例,泉州市儿童医院儿外科黄包德副主任医师很是心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