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也许是平素最容易被忽视的外伤,绝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但如果频繁崴脚,则可能伤及到踝关节韧带,影响足踝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更可能让患者在步行、简单运动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于热爱武术且以武术教练为职业的小刘而言,两侧踝关节不稳后带来的“下盘不稳”危害就更大了。
踝关节韧带陈旧损伤的机理有几个:一、韧带没有完全愈合,导致踝关节的不稳,产生疼痛和肿胀;二、韧带即使愈合其内部的深感受器没有完全恢复,在踝关节受到外力时,韧带受到的外力刺激不能及时传导到大脑,产生“差异性传导”,当踝关节已经处于内翻或外翻姿势,大脑却不能产生保护性反应,于是踝关节
在各色人群当中,这种损伤的发生率都很高,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个人能够自豪的说:我这一生就没有崴过脚!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会出现踝关节的反复扭伤,早期可以没有疼痛,后期继发踝关节的疼痛不适,部分患者自我感觉在足背伸时踝关节变宽,有不稳定感。
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机制不同,但手术的方式和临床处理以及愈合恢复过程基本相同。仅仅是因损伤严重程度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同,各项练习开始的时机和练习的量和强度不同。开始练习时应在专业医院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
[康复]:踝关节的康复必须按照以下三个过程进行,这是和组织愈合的过程对应的:第一期:急性期,固定踝关节,控制炎症,减轻水肿,保护踝关节防止再次发生损伤;第二期:亚急性期,强调减轻疼痛,无痛的关节活动ROM,有限的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第三期:强调完全的关节ROM,完全的力量和本体感
三角韧带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一种主要的韧带结构,三角韧带对于踝关节正常的行走负重或者其他运动至关重要,所以受到损伤后我们更要多加注意。在三角韧带损伤之后,要多注意休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免损伤加重。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修订发布的2021版《踝关节稳定性与运动协调性受损:外踝扭伤》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到,特别是第一次发生踝扭伤之后,应该使用预防性护具来降低首次扭伤的风险,尤其是那些存在外踝扭伤风险因素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