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型蒸汽机车、北京型内燃机车、和谐电3D型电力机车……从小就是火车迷的建筑大学机电学院研究生董炳辰,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手绘火车图,至今已绘制近500幅作品。25岁的董炳辰小时候住的房山区姥姥家旁边就是铁路,轰隆隆的火车一响,他就跑到铁路旁一看就是半天。
韶关与铁路有着密不可切的联系,一百年前,粤汉铁路竣工通车,给韶关带来了交通上的便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粤汉铁路演变成今日的京广铁路,是中国铁路的南北大动脉。被誉为“京广线上一颗明珠”的韶关,不仅是铁路的历史见证者,当地的铁路文化更是吸引了一群“火车迷”!
袁轶 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文 王川/图上千张照片,500余天的坚持……在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即将开通之际,有这样一位“有心人”,用上千张照片,记录下了泸高铁内自泸段动工以来的点点滴滴。如今,将这些照片串联起来,高铁一步步来到泸州的“脚印”,也逐渐明晰。
正在展示火车票的张益豪。受访者供图新华社太原12月14日电(记者解园)黑色旅行箱塞满旅行日记,能将全国上千个列车运行站点倒背如流,“95后”小伙子张益豪,成为12日郑太高铁开通后首趟列车上的“明星”旅客。“已经写满了19个日记本,它们记录了我自2015年以来所有的火车旅行。
在美丽富饶的石油城大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事的工作与铁路毫无关系,但他们对火车的热爱与痴迷,令一些以铁路为职业的人赞叹不已。他们始终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在与火车的亲密接触中感受着快乐和幸福,并使之成了一种精神追求——这,就是火车迷的世界。
原标题:王金:让“火车迷”变“护路志愿者”法治日报记者 马艳 见习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姚鹏鹏1月15日,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长岗岭站派出所的民警们走进铁路沿线的那舅小学,给该校学生们上了一堂放寒假前的铁路交通安全教育课。
铁路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在朴实的外表下TA们都有自己的“隐藏角色”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解锁吧客运员:旅客出行“小帮手”我是热情周到服务旅客的客运员,以良好的形象面对旅客,解答旅客问询、协助重点旅客上下车、为旅客查找遗失物品、组织旅客乘降,这些都是我的工作内容。
这是3月22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这座占地15000平方米新馆后的感想——这里共五个展厅,主题为“中国铁路百年沧桑”“铁路技术飞跃发展”“铁路安全重于泰山”“铁路精神代代相传”“回望校史放眼未来”,有大量的图片、史料、模型,也有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大致逛一圈,都得两三个小时。
见到生活中从未见过的火车头,孩子们化身小小“火车迷”,分享各自感受。走进铁路红色教育基地,来自山西多个学校的30名少先队员,在两位年过六旬、山西第一代女火车司机的讲解下,学习了一堂关于中国铁路速度的生动有趣的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