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有一种谣言,说赵云在历史上不受重用,其实这种说法的来源大概是和演义强行做对比,那我们看看赵云在演义里是什么地位:全书顶级战力、马超死后稳坐天下第一、北伐时期蜀汉军界第二人、五虎上将排名第三、桃园三结义公认老四、长坂坡凤鸣山人头王、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之一、死后追赠大将军,基本和张飞平起平坐,全书武将里待遇更高的恐怕只有关二爷了······。
易中天先生说历史人物有三种形象,那就是历史形象、艺术形象、民间形象,赵云的这三种形象差距不大,我们细看《三国志》《华阳国志》《云别传》,就会发现赵云在《三国演义》中经历的事情,在史料中基本都能找到依据和出处——说赵云是大保镖,那不过是故作惊人之语博眼球而已。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阪围。当时赵云能说出这一段劝谏的话,显示他极高的战略水平,个人曾一度怀疑这是诸葛亮私底下授意的,可能当时诸葛亮不是很方便劝谏,于是请赵云来说,但是以赵云之前的种种表现,他是有能力说出这些话的。
前几年,《易中天品三国》在荧屏大火,易中天指出赵云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么受重用,也许有的人之前对照着史书,发现赵云的官职最高只是个小小的镇军将军,之前的战功是虚构,之前的官职是杂号,只是护卫刘备等杂活,并不是在他死后松树被吹倒,死后被追封大将军,追祀;
读过三国的朋友们对于关羽这个人都不会陌生,毕竟作者对于关羽的描写可谓是花了大量笔墨,我们小时候读三国的时候,首先就是觉得关羽这个人武力值好强,不仅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更是对关羽的义气佩服的五体投地。
其二,赵云虽然有着过人的能力,也有着刘备不可多得的信任,但是他当时的名气没有关羽高,这也就是刘备派遣关羽而不是赵云的原因,但是,倘若刘备当时鼓起勇气,派遣赵云去镇守荆州,那么赵云一定会十分小心,争取用这次机会打出自己的名气,那么他肯定十分珍惜这次机会,而且他也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