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甄嬛传》的观众都知道,清朝太后有圣母皇太后与母后皇太后之分,因此太后人选并非只限于一人。在此之前,太后之位通常由只能由原中宫皇后承袭,而其它妃嫔,即便日后自己所出的儿子当上皇帝,封号也只能止步于太妃。
论封建礼法,肯定是母后皇太后大,作为先帝皇后,嗣皇帝嫡母,名正言顺的皇太后。再者由于咸丰帝继位前有早逝的嫡福晋萨克达氏,追封孝德显皇后,也就她与咸丰帝合葬,这是她作为元配的权利,即便是追封的皇后,她在咸丰的妻妾里宗法地位排第一,继室慈安只能排第二,权势滔天的慈禧作为妾室,母以子贵
其实在封建王朝中不是这样的,皇帝论血缘亲疏当然是和自己的生母更加的亲近,但是封建王朝更加注重的礼法,尊卑有序嫡庶有别是古人很看重的,在礼法上身为嫡母的母后皇太后身份才是最尊贵的,比如慈安在世的时候,慈禧对慈安还是很恭敬的,也比较忌惮慈安,再比如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宫内庆典,神宗
清代后宫中,皇太后、皇后同时在世的情况比较常见。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皇太后是皇帝的嫡母或生母,不管是地位还、权力还是话语权,都要胜过皇后。这种看法大致不差,但要是从国家体制的角度出发,其实皇太后和皇后的定位还是不同的。那么皇太后和皇后到底有什么区别,谁才是后宫的一把手呢?
康熙帝在位的时候,孝庄太后乃是太皇太后,而皇太后原本有两人,一个是顺治帝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她是康熙帝的嫡母,也就是孝惠章皇后,另一个是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也就是孝康章皇后,只不过相对于长寿的孝庄太后与孝惠章皇后,孝康章皇后在成为皇太后的第三年就离开了人世,堪称清朝最没福气的皇太后。
《甄嬛传》创造了近几年清宫古装剧的收视奇迹,捧红了一大批年轻演员,也让一些老演员再度翻红。下面我们就以甄嬛传为例,为清宫剧爱好者普及下清朝后宫的嫔妃等级。地位最高者为太后。清朝的太后有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是皇帝的生母,母后皇太后为皇帝的嫡母。
顺治死后,同时留下两位皇后,一位一生无宠,一位生育了千古一帝顺治皇帝虽然只活了24岁,但他短暂的一生其实闪光点很多。他一生共有4位皇后,其中原配皇后因为与他性格不合而被降为静妃。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虽然不受宠,但好在保住了后位,一直到顺治驾崩,她都是正宫皇后。
与圣母皇太后不同,母后皇太后非常和善亲切。她没有批评任何妃嫔,而是夸赞鼓励她们。首先夸奖的就是宁贵妃,说她这段时日协助管理后宫辛苦了,夸她做的很好,让她再接再厉。当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子,照顾好三皇子和三公主。宁贵妃被夸,心中自然十分高兴,但是面上却谦虚地说她做的还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