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李昊南“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气象学家竺可桢在《大自然的语言》带着深情地描述着。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给全球观众送上了一份饱含中国文化意蕴的四季画卷,而近日,创作、打磨达十年之久,由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冬冬共同创作完成的图书《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新出版的《一年》是一套超好读的中国二十四节气绘本,这套书共分为春夏秋冬4册。妮妮也经历了对农村生活从排斥到喜爱的心理过程,她在这一年中收获了真挚的友情、温暖的亲情,也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令人欣喜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当城市的霓虹灯与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渐渐迷失方向,你是否还记得,在那遥远的乡土间,有一群智者用他们对自然最深刻的理解,编织出了一套古老而神奇的时间智慧——二十四节气。这不仅仅是一种历法,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
《二十四节气大百科》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顺序,分为《春》《夏》《秋》《冬》四册。内文设置六大知识板块,在节气介绍中融入传说故事、农事劳动、民俗活动、古诗谚语和美食美景,让孩子们从更全面的角度认识二十四节气,享受古人的劳动智慧结晶。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部从媒体人视角出发,旨在系统解读传播二十四节气文化,感受节气智慧和风物生活的书籍——《四时悠然——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智慧》由天津海河传媒集团资深媒体人张治编著,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日前,由天津市资深媒体人张治编著的《四时悠然──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智慧》近日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16万字,通过民俗风物、健康养生、感悟小语等板块,系统解读中国二十四节气,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与智慧,图文并茂地揭示了每一个节气特有的意蕴和内涵。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个,在每年公历2月3日—5日之间。立春日,最适宜读《大地上的事情》(苇岸)。一年从《大地上的事情》开始,是最好的开始。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为每年公历2月18日—20日期间。
想培养孩子的时间感知能力,感受隐匿在“中国时间”里的从容之美与成长智慧,这套《余世存给孩子的时间之书》,不容错过!节气,是中国人凝结、传承了几千年特有的“时间简史”,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