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雪龙2”号1月11日电(记者周圆)在阿蒙森海,“雪龙2”号艉甲板上,随着对讲机里传出一声“收网”,绞车钢缆快速回收,又一网南极磷虾样品被拖上甲板。图为中国南极考察队获取的磷虾样品(2019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南极磷虾一直广受关注,背后原因为何?
新华社“雪龙2”号1月11日电(记者周圆)在阿蒙森海,“雪龙2”号艉甲板上,随着对讲机里传出一声“收网”,绞车钢缆快速回收,又一网南极磷虾样品被拖上甲板。南极磷虾一直广受关注,背后原因为何?它能被食用吗?
有这样一种虾个头极小 但数量极多它们的总量加起来比全体人类的总体重还要重再加上营养价值还极为丰富简直就是天生的食物它们就是南极磷虾透明的虾,你见过吗实际上南极磷虾并不是一种虾是一种类似虾的浮游无脊椎动物根据分类学南极磷虾是磷虾目 磷虾科磷虾属下包含的三十一种磷虾物种中的一种我们常
日前,许多媒体报道了有关我国第31次南极考察的消息,都提到了一种渔业生物——南极磷虾,报道称南极磷虾即将登上国内餐桌。对自然抱有无限好奇的朋友,想必会提出许多问题:南极磷虾是什么东西呢?真的可以开发么?人类吃南极磷虾对南极生态有什么影响?会不会抢鲸和企鹅们的口粮呢?
有这样一种食物,它的蛋白质含量可达20%,超过牛肉。即使每年吃掉一半,它们的数量也能在来年复原。需要注意的是,南极磷虾虽然是甲壳动物,但并不是“虾”,因为它们和一般的虾有很多不同点:南极磷虾的鳃长在身体外部,而且南极磷虾还能重新变回“小学生”。
中国南极科考队具体在进行哪些科研工作?普通大众不得而知,但即春节前“南极极端环境温室蔬菜生产”获得丰硕成果后,3月28日,我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又传来喜讯:经过4年多的快速发展,中国南极磷虾产业从无到有,一条从捕捞到加工的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南极磷虾端上中国百姓的餐桌成为可能。
南极磷虾是一种神奇的浮游生物,成虾体长仅4~6cm,体重2克左右,相当于2ml淡水的质量,但它却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种群规模最大的生物种类,资源量比全球肉类的年产量还高。作为世界最大的“海洋蛋白源”,南极磷虾对人类的未来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小学时我们就知道,磷虾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每立方米水域可以生活10000~30000只磷虾。上世纪80年代,由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牵头,连同多个国际组织对南极及周围海域进行了2次联合调查,最终出具了一份《南大洋生物资源储量调查》报告,其中记录了磷虾储量保守估计约为4~5亿吨。
特殊时期,家里有这3种营养食材,好吃又耐放,一周不买菜也无妨转眼间我们已经与疫情抗争了3年,虽然得到了全面控制,但我们仍然需要全民提高卫生意识。这几年,很多城市特殊时期限制出行、封楼管控,高效的隔离措施保障了我们的安全,但饮食起居方面,我们要自己做充足准备,不给国家添乱。